[发明专利]跳频通信的频点干扰判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44383.1 | 申请日: | 201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锦华;郑晴花;张立增;陈立;王梓铭;董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 |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干扰 判定 方法 | ||
1.一种跳频通信的频点干扰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在发送端将N比特数据分成H组,将每组的比特数据在GF(2m)域上进行参数为(n,k,d)的RS编码,其中n为码字长度,k为信息码元长度,d为最小码距,每个码元包含的比特数为m,得到H个RS码为C1,C2,…,Ct,…,CH,每个RS码包含n个码元,其表示为其中表示第t个RS码的第j个码元,t=1,2,…,H,且j=1,2,…,n;
(2)将H个RS码的所有码元分配到跳频系统n个数据跳上,每一跳的数据为表示第t个RS码的第i个码元,i=1,2,…,n,且t=1,2,…,H,得到所有n跳RS编码数据W为:
(3)分别对每跳数据wi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gi,i=1,2,…,n;
(4)对每跳数据gi添加前导码元序列pi,得到添加完前导码元的数据qi;
(5)对每跳数据qi进行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得到复基带信号si;
(6)对每跳信号si添加频偏,然后通过部分频带干扰信道得到接收信号ri;
(7)找出n跳数据中的删除跳,对删除跳数据和不是删除跳的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接收端,从每跳的接收信号ri中提取出导频序列ei,从si中提取出本地导频序列ui,通过接收到的导频序列ei与本地导频序列ui进行相关,求出相关值oi,设定一个阈值c,将相关值oi与该阈值c进行比较:
如果oi<c,则判定这一跳数据被干扰,标记为删除跳,并将这些删除跳的所有数据置0,
否则,判定这一跳数据没有被干扰,并对这跳数据进行频偏估计,然后进行频偏补偿,得到补偿后的信号yi,再将yi送入Turbo译码器译码;
(8)根据(7)的判定处理结果得到n跳数据,对这n跳数据进行RS纠删译码,以实现对被干扰数据的纠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3)中对每跳数据wi进行编码,是采用生成矩阵为(31,37),码率为1/2的Turbo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gi是编码之前数据wi长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5)对每跳数据qi进行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其规则如下:
(0,0)→(-1,-1),(0,1)→(-1,1),(1,0)→(1,-1),(1,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7)中求出相关值oi,是在接收端,从每跳的接收信号ri中提取出导频序列ei,从si提取出本地导频序列ui,将ei与ui进行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为ei序列的长度,ei(b)表示ei序列的第b个符号,ui(b)表示ui序列的第b个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7)中对没有被干扰的跳数据进行频偏估计,实现如下:
(7a)在接收端,从每跳的接收信号ri中提取出导频序列ei,将接收的导频序列ei与本地导频序列ui作共轭相乘,得到去调制后的序列Z={z1,z2,…,zx…,zv}:
其中表示序列Z的第x个数,x=1,2,…,v,v为ui序列的长度,ei(x)表示导频序列ei的第x个符号,表示本地导频序列ui的第x个符号的共轭;
(7b)对去调制后的序列Z作E次频偏旋转,每次相应的旋转频偏为fl,得到频偏旋转信号Zl:
其中,Nfft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点数,T为符号周期;
(7c)对频偏旋转信号Zl作平均周期图,得到平均周期图信号Ay:
其中,Ay,l(fl)=FFT(Zl,Nfft),y=0,1,…,Nfft-1,FFT(Zl,Nfft)表示对频偏旋转信号Zl作Nfft点快速傅里叶变换,Ay,l(fl)对频偏旋转信号Zl作Nfft点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
(7d)计算频偏估计值:
其中,为求表达式Ay取最大值时对应的自变量y值,为求当y=ya时表达式Ay,l(fl)最大值对应的自变量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3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