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绞线放热焊接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3042.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灵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3/00 | 分类号: | B23K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绞线 放热 焊接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绞线放热焊接辅助装置,涉及变电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辅助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的主箱体上设置有四个夹爪,夹爪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的主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滑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承托平台。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转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前端设置有导向块,且所述的调节块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向块倾斜角度的行程调节组件。主箱体滑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的驱动块可驱动支撑杆升降。该装置能够实现模具与铜绞线之间的相对固定,操作更加简单,且能够保证铜绞线与模具之间的同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铜绞线放热焊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放热焊接是一种简单、高效率、高质量的金属连接方法,放热焊接俗称火泥熔接。放热焊接是通过铝热反应所产生的高温使金属之间完全熔融,以达到高质量的熔接效果。该焊接工艺可实现铜、铁、铝、钢等金属的同种材料焊接以及异种材料焊接,达到分子结合。
根据放热焊接的操作规程,在进行焊接时模具的母材插入孔应与铜绞线的外径紧密配合,没有余孔和偏缝,即铜绞线的轴线应用模具的母材插入孔同轴,否则容易出现不合格接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放热焊接铜绞线时,焊接接人员分别在模具两侧双手握紧铜绞线,通过人工固定保持两侧铜绞线与模具的母材插入孔同轴,以降低铜绞线放热焊接的不合格率。
该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工控制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无法保证铜绞线与模具之间的同轴度,即使在焊接之初保证了铜绞线与模具之间的严格同轴,在焊接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错位,存在严重的不稳定、不确定性。
第二,焊接过程至少需要三人配合,当进行十字型焊接时,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另外,放热焊接必须使用特制的铸模来完成,铸模是采用耐高温、半永久性的石墨加工制造而成,这种模具能够承受金属熔化时的超高温,但是受到材料本身性质的限制,该模具的强度不高,容易发生磨损、碎裂。
在传统的焊接方式中,由于放热焊接过程中铜绞线与模具不同轴的问题,会使模具和铜绞线之间存在应力,很容易造成模具的损坏,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平均一套模具仅能焊接50个焊点,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绞线放热焊接辅助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模具与铜绞线之间的相对固定,操作更加简单,且能够保证铜绞线与模具之间的同轴度,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用工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绞线放热焊接辅助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的主箱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四个夹爪,所述的夹爪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夹紧组件;
所述的主箱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滑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承托平台;
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杆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转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前端设置有导向块,且所述的调节块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向块倾斜角度的行程调节组件;
所述的行程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的支撑杆转动连接的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相垂直,且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所述的第二螺柱上设置有丝母,且所述的丝母与所述的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丝母和调节块之间设置有拨叉,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所述的丝母相铰接,所述拨叉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调节块后端的拨块相配合;
所述的行程调节组件还包括滑架,所述的滑架呈U型,其开口端与所述的支撑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