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状件的组合锻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1660.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雷安元;张国路;彭勇;龙凤修;李欣;李宗;黄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巨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2;B21K27/06;B21K29/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造 锻件 环状件 冲切 环坯 车床 冲床 节约原材料 原材料消耗 产量增加 锻造模具 废料减少 节省材料 能源消耗 组合生产 同材质 冲孔 放入 滚切 连皮 坯料 压机 圆钢 置入 分解 消耗 能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件的组合锻造方法,属于锻造技术领域,解决了两个零件需要按两个零件进行生产,锻造成本增加,锻造能源浪费大,原材料消耗大的问题;其通过组合生产的方式将两个同材质零件组合在一起进行锻造,包括如下步骤:将圆钢置入锻造压机的锻造模具内锻造出第一锻件、第二锻件组合锻造锻件的环坯,对组合锻造锻件的环状件放入冲床对连皮进行冲切,对组合锻造锻件的环坯进行切断形成第一锻件、第二锻件的坯料;本发明使得冲孔废料减少一个,节约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减少,锻造人工减少,锻造效率提高,班产量增加,并且,将组合锻件分解为两个零件可采用车床冲切、切断、滚切的方法进行,不增加工序下,最大程度的节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环状件的组合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早期的双环状件毛坯一般采用轴向分模锻造方式,尽管工艺简单,但是由于存在需要切除的飞边,材料消耗较大,且材料流动较为复杂,产品的不同部位组织及机械性能相差较大,容易导致较大的加工变形及热处理变形。
尤其是当遇到两个环状零件,材质相同,用户需要配对供应的情况时,确定的生产工艺为:锻造,冲孔,热处理,车削加工。参见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两个环状的配对零件,图2为两个环状配对零件的锻件。
按常规的生产技术,以上两个零件需要按2个零件进行生产,锻造成本为2件锻件的成本,有2件冲孔连皮(即废料),尤其是在零件尺寸较小时,因现有锻造设备吨位较大,分别锻造能源浪费太大,锻件冲孔的废料结构参见图4所示。
其中,常规生产工艺参考图3,需要分别经过锻造、冲孔、车削效率慢。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环状件的组合锻造方法,通过组合生产技术将两个零件组合在一起进行锻造,以节约原材料消耗,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状件的组合锻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状件的组合锻造方法,通过组合生产的方式将两个同材质零件组合在一起进行锻造,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圆钢加热至工艺温度并保温,然后置入锻造压机的锻造模具内,锻造压机的滑块带动上模下降,上模和下模将棒材镦粗并锻造出第一锻件、第二锻件组合锻造锻件的环坯;
步骤二、将组合锻造的环状件放入冲床上对连皮进行冲切,连皮厚时采用热冲孔,连皮薄时采用冷冲孔,冲孔后需机械加工内孔表面,其中,仅第一锻件的坯料内具有连皮需进行冲孔切除;
步骤三、对组合锻造锻件的环坯进行切断,切断时,环坯上部高度与第二锻件高度相等,环坯下部高度与第一锻件高度相等,形成第一锻件、第二锻件的坯料;
步骤四、对热处理后毛坯进行粗车削,车削时,先粗车削环件毛坯的外周壁,再车削环件毛坯的内周壁,将内周壁车削至设定值;
步骤五、将环件毛坯的外周壁及内外周壁进行精车削,制得第一锻件和第二锻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上模中部设有上凸模,下模中部设有下凸模,上凸模用于组合锻造锻件上部沉孔,下凸模用于组合锻造锻件下部沉孔,组合锻造锻件的中心锻造去除芯料,制成组合在一起的环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坯料保温的保温时间t=加热系数η×δ,δ为环状件坯料的横截面直径,单位为mm,加热系数η=0.5~1.2,保温时间t的单位为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所述工艺温度范围为800℃~130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四中,热处理为正火处理或者调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巨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巨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