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0445.1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7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峯知子;松岛香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7 | 分类号: | G03G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剂 侧链 结晶性树脂 结晶成核剂 主链 调色剂母体粒子 接枝共聚物 杂化树脂 粘结树脂 杂化 带电均匀性 低温定影性 高温保存性 前体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定影性、高温保存性和带电均匀性优异的调色剂。上述调色剂以包含杂化树脂和结晶性树脂的粘结树脂构成调色剂母体粒子。杂化树脂是接枝共聚物,在主链和侧链中的一者或两者包含以特定的结晶成核剂为前体的结晶成核剂部。或者,上述调色剂以包含杂化结晶性树脂的粘结树脂构成调色剂母体粒子。杂化结晶性树脂是接枝共聚物,包含主链、第1侧链和第2侧链,在第1侧链包含结晶性树脂单元,在主链和第2侧链中的一者或两者包含上述结晶成核剂部。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16年04月12日、申请号为201610223717.1、发明名称为“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的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潜像显影用的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例如,可使用双组分显影剂(调色剂),该双组分显影剂含有:包含着色剂的调色剂粒子以及用于搅拌、输送该调色剂粒子的载体粒子。该图像形成方法中,以图像形成的高速化、减少对环境的负荷等为目的,要求定影时的热能的减少。因此,对调色剂粒子要求低温定影化,因此,通常已知将迅速熔融性优异的结晶性聚酯等结晶性树脂配合于粘结树脂。
例如,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树脂的粘结树脂中,若该粘结树脂的温度例如通过定影时的加热而大于结晶性聚酯的熔点,则粘结树脂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部分熔解。其结果,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性树脂相溶而实现调色剂粒子的低温定影化。然而,对于上述调色剂粒子,在其制造时的反应温度下进行上述两树脂的相溶,调色剂粒子变软,其结果,有时调色剂的保存性变得不充分。
作为用于抑制上述的制造时的相溶化的对策之一,已知含有导入了结晶成核剂的树脂的粘结树脂,上述结晶成核剂具有高于粘结树脂的熔点的熔点。对于该粘结树脂,例如已知键合有结晶性聚酯树脂、非晶性聚酯树脂、乙烯基系树脂成分和聚烯烃树脂成分的树脂,且在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末端具有结晶成核剂部的树脂。该结晶成核剂部是来自选自碳原子数为10~30的脂肪族羧酸和碳原子数为10~30的脂肪族醇中的至少1个化合物的部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对于上述粘结树脂,例如已知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的树脂,且在该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末端具有上述结晶成核剂部的树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6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62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262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的以往的粘结树脂,通过结晶成核剂的导入而促进粘结树脂中的结晶性树脂成分的结晶化。然而,上述粘结树脂中,有时导入的结晶成核剂难以均匀分散于调色剂母体粒子的内部,不均分布于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或其附近。因此,有时由于制造时或保存时的来自外部的热,粘结树脂在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或其附近熔化。其结果,有时调色剂的保存稳定性变得不充分。此外,如上所述,粘结树脂中的一部分成分在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或器附近不均分布,从而有时调色剂粒子的带电均匀性变得不充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定影性、高温保存性和带电均匀性优异的调色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1调色剂,是含有含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母体粒子的静电潜像显影用的调色剂,上述粘结树脂包含结晶性树脂和杂化树脂,上述杂化树脂具有主链和侧链,上述主链和上述侧链中的一者或两者包含来自结晶成核剂的单元,上述结晶成核剂是选自二十烷醇、二十二烷醇、1-二十四烷醇、1-二十六烷醇、二十八烷醇、十六烷酸、十七烷酸、硬脂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和二十四烷酸中的一个以上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