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螺养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8605.9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康奇;潘贤辉;林勇;杜雪松;潘志忠;陈忠;覃俊奇;文露婷;邓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0 | 分类号: | A01K61/50;A01K61/51;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苏利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槽 养殖装置 淡水螺 堵管 接水 流口 外槽 货架 出水口处 出水口 密网 溢流 水产养殖领域 框架式结构 多层放置 间隔分布 两端开口 敞口的 可拆装 附着 竖向 排污 水资源 节约 | ||
1.一种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螺养殖装置包括:
货架(1),所述货架(1)设有多层放置位(11),所述货架(1)为框架式结构;
养殖槽(2),所述养殖槽(2)为顶部设有敞口的容器,在所述养殖槽(2)的上沿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用于溢流的微流口,在所述微流口处设有用于防止螺逃逸的第一圆形密网(21),在所述养殖槽(2)的槽底设有用于排污或收螺的第一出水口(22),在所述第一出水口(22)处可拆装地设置竖向的堵管,所述堵管的两端开口,所述堵管的上沿高于所述养殖槽(2)的上沿;
接水外槽(3),所述接水外槽(3)用于收集从所述微流口溢流的水,在所述接水外槽(3)的槽底设有第二出水口,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有第二圆形密网(31);
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设置于所述货架(1),所述进水系统用于向所述养殖槽(2)内供水;
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设置于所述货架(1),所述排水系统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2)和第二出水口连接;
其中,所述养殖槽(2)设置于所述接水外槽(3)内,所述接水外槽(3)设置于所述货架(1)的放置位(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2)的槽底设置有用于增大槽底面积的附着板(23),所述附着板(23)的靠近第一出水口(22)的一端低于远离第一出水口(2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出水口(22)的周向设有多块所述附着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2)的上沿设有用于防止螺逃逸的上沿密网(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管包括全网型堵管、上网型堵管、下网型堵管和全封闭堵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网型堵管包括管体(25)和第三圆形密网(26),所述管体(25)呈两端开口状,所述管体(25)均匀分布多个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圆形密网(26)设置于所述第三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网型堵管包括管体(25)和第三圆形密网(26),所述管体(25)呈两端开口状,在所述管体(25)的上部均匀分布多个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圆形密网(26)设置于所述第三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网型堵管包括管体(25)和第三圆形密网(26),所述管体(25)呈两端开口状,在所述管体(25)的下部均匀分布多个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圆形密网(26)设置于所述第三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水螺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网型堵管呈两端开口的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6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淡水螺养殖附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