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面料加工前的棉线润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8513.0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沃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6 | 分类号: | D06B3/06;D06B15/02;D06B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22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辊 棉线 半圆槽 储液槽 润湿液 面料加工 放线辊 挤压辊 线装置 挤出 润湿 面料技术领域 固定机构 升降机构 上端 放线 拉出 内壁 上盖 匹配 回收 | ||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面料加工前的棉线润线装置,针对现有的润线过程中润线的高度不便于根据放线的速度进行调节、不便于将多余的润湿液挤出回收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1设有润湿液,所述储液槽内设有容器,所述容器由位于下端的半圆槽和位于上端与半圆槽相匹配的上盖组成,所述半圆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绕线辊和放线辊,所述绕线辊和放线辊上均设有固定机构。本发明设置升降机构,根据绕线辊的绕线速度进行容器高度的调节,避免绕线速度过快未润湿就拉出的问题,设置挤压辊,棉线从绕线辊与挤压辊之间通过,将多余的润湿液挤出落出,避免了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面料加工前的棉线润线装置。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面料主要由棉线编织形成,棉线经常会在编织的过程中受到摩擦,且摩擦过后很容易产生热量,降低了线的强度,很容易发生断线,因此需要对棉线进行润湿,但传统的棉线润线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对润线的高度不便于根据放线的速度进行调节;
2、润线时不便于将多余的润湿液挤出回收;
因此,润线过程中润线的高度不便于根据放线的速度进行调节、不便于将多余的润湿液挤出回收的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面料加工前的棉线润线装置,解决了润线的高度不便于根据放线的速度进行调节、不便于将多余的润湿液挤出回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面料加工前的棉线润线装置,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设有润湿液,所述储液槽内设有容器,所述容器由位于下端的半圆槽和位于上端与半圆槽相匹配的上盖组成,所述半圆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绕线辊和放线辊,所述绕线辊和放线辊上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半圆槽的内部还固定有两个位于绕线辊和放线辊下侧的下线辊,所述半圆槽的下端贯穿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口,所述上盖的内顶壁设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与上盖内顶壁转动连接的摆杆,所述摆杆的下端固定有挤压辊,所述摆杆与上盖的内顶壁之间固定有伸缩弹簧,所述上盖的内顶壁还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驱动端朝向摆杆设置,所述储液槽的两侧外壁上插设有多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导线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储液槽的上侧壁固定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增压器的一端贯穿上盖与容器的内部连通,所述储液槽与容器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优选地,所述上盖与半圆槽的规格相同,且所述上盖与半圆槽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器与导管的连接处固定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绕线辊和放线辊上的套杆,所述绕线辊和放线辊的一端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抵板,所述绕线辊和放线辊的一端外壁上还转动连接有位于抵板一端上侧的插杆,所述抵板靠近插杆的一端贯通设置有与插杆相匹配的插口一,所述插杆的下端开设有水平设置的插口二,所述插口二内插设有横杆。
优选地,所述抵板呈“U”型,所述插杆呈“L”型。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储液槽上端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绕设有拉绳,所述储液槽的内壁上转动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半圆槽的外壁连接,所述储液槽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与连接杆的上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沃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沃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