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优质农产品保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6724.0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4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巍;庞松涛;商广勇;王伟兵;马岩堂;赵树林;姜鑫;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H04L29/08;G06F16/2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阚恭勇 |
地址: | 214029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质农产品 区块 随机性 监管部门 监管技术 生产工序 生产过程 实时监控 实时数据 种源选择 物联网 比对 打通 筛选 农产品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优质农产品保障方法,属于农产品监管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区块链从产品种源选择阶段即进行标准确立和公示,在生产过程中就环境、生产者、生产工序进行基于实时监控和IOT物联网的采数,同时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数据打通,对实时数据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公示。在生产结束后对本批产品进行随机性抽检,从而筛选出有证明的优质农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监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优质农产品保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各类农产品产品极高。但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粗放式的种植、经营方式,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目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标准不透明、检验检测不专业、低质低价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出现了一些针对农业生产部分阶段性的信息化管理,如基于物联网设备的生产环节监控、农药喷洒电子记录等。但是虽然用上了信息化的手段,并没有实质性提升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在以往的专利中也未实现真正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严格绑定至单个果品或小批量产品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以往的技术往往采用中心化服务器,未采用区块链进行存储,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和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优质农产品保障方法,保障数据存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在生产端出现以次充好的行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优质农产品保障方法,基于区块链从产品种源选择阶段即进行标准确立和公示,在生产过程中就环境、生产者、生产工序进行基于实时监控和IOT物联网的采数,同时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数据打通,对实时数据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公示。在生产结束后对本批产品进行随机性抽检,从而筛选出有证明的优质农产品。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部署区块链;
2)获取环境、种源、种植过程参数并记录;
3)种植编码管理;
4)成果筛选并赋码展示。
其中,
1)部署区块链
将种植商的中心服务器作为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的一个存储单元,联合各种植商和检验检测机构构建农业种植链,对全流程信息进行同步存储;区块链的每个节点记录一份所述农产品每个阶段的数据。
(2)获取环境、种源、种植过程参数并记录;
在农业生产涉及的种仓存储环境中,布设物联网设备,采集存储环境的室温、湿度、空气含量、空气流速、光照时间比例、光照强度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库进行保存。
服务器调用检测到的各类实际数据、监管部门提供的标准数据,通过算法分解为各单项数据进行分项比对,输出最终比对结果,存储至服务器并上传区块链;排除出环境异常的种仓,将该种仓存储至服务器并上传区块链。
对在选出的符合条件的种仓进行初次编码,通过区块链使用Hash值来作为种子之一生成随机数,选择对应的部分种源进行送检抽查,对其活性、含水量进行数据进行获取,传输至数据库进行保存。
服务器调用检测到的各类实际数据、监管部门提供的标准数据,通过算法分解为各单项数据进行分项比对,输出最终比对结果,存储至服务器并上传区块链;将异常比例大于一定数值的种仓排除,将剩余种仓存储至服务器并上传区块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