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5793.X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环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34 | 分类号: | B65D65/34;B29B9/06;B29C48/08;B29C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烟 防伪 拆封 拉线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薄膜、浸渍于基础薄膜两侧的打底涂层以及涂覆于基础薄膜一侧的打底涂层上表面的硅油涂层;
所述基础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ET 45~55份、LDPE 25~30份、甲基苯基硅油10~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5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 1~3份、增透助剂 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LDPE、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椰油酸二乙醇酰胺球磨1~1.5h,再升高温度至105~120℃,搅拌0.5~1h;
(2)加入甲基苯基硅油搅拌0.5~1h,升高温度至245~265℃;加入PET和增透助剂,搅拌1~1.5h,挤出成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HDPE 10~15份、二苄叉山梨醇20~25份、乙二醇10~1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3~5份和非离子型渗透剂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苄叉山梨醇均匀混合在乙二醇中,形成凝胶;
(2)将凝胶添加在HDPE中,升高温度至125~135℃,均匀混合;
(3)加入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和非离子型渗透剂,混合均匀;
(4)挤出造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底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四氢呋喃10~15份、笼型倍半硅氧烷3~5份、月桂醇硫酸钠1~3份、OP-10 0.5~1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底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笼型倍半硅氧烷、月桂醇硫酸钠进行搅拌,待均匀混合;
(2)加入四氢呋喃、OP-10继续搅拌,待均匀混合,得增强剂;
(3)将基础薄膜的两侧表面分别浸渍在增强剂中,浸渍5~10s取出;
(4)在70~85℃下,固化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苯基硅油10~15份、羟基硅油3~5份、白油1~3份和汽油70~75份。
8.一种香烟防伪拆封拉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增透助剂:a)配料:按照重量份计,称量HDPE 10~15份、二苄叉山梨醇20~25份、乙二醇10~1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3~5份和非离子型渗透剂0.5~1份;b)将二苄叉山梨醇均匀混合在乙二醇中,形成凝胶;c)将凝胶添加在HDPE中,升高温度至125~135℃,均匀混合;d)加入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和非离子型渗透剂,混合均匀;e)挤出造粒;
(2)制备增强剂:a)配料:按照重量份计,称量四氢呋喃10~15份、笼型倍半硅氧烷3~5份、月桂醇硫酸钠1~3份、OP-10 0.5~1份;b)将笼型倍半硅氧烷、月桂醇硫酸钠进行搅拌,待均匀混合;c)加入四氢呋喃、OP-10继续搅拌,待均匀混合,得增强剂;
(3)制备基础薄膜:a)配料:按照重量份计,称量PET 45~55份、LDPE 25~30份、甲基苯基硅油10~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5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 1~3份、增透助剂 0.5~1.5份;b)将LDPE、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椰油酸二乙醇酰胺球磨1~1.5h,再升高温度至105~120℃,搅拌0.5~1h;c)加入甲基苯基硅油搅拌0.5~1h,升高温度至245~265℃,加入PET和增透助剂,搅拌1~1.5h,挤出成膜;
(4)将基础薄膜的两侧表面分别浸渍在增强剂中,浸渍5~10s取出,并在70~85℃下,固化成型,形成打底涂层;
(5)制备硅油涂层:a)配料:按照重量份计,称量苯基硅油10~15份、羟基硅油3~5份、白油1~3份和汽油70~75份;b)混合搅拌形成溶液I;
(6)将溶液I涂覆于基础薄膜一侧的打底涂层的上表面,在100~105℃下烘干;
(7)分切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环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环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7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