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4612.1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姚绍卫;鲍安平;张志友;严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G01M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盘 气溶胶发生装置 滴液喷嘴 气溶胶 转动 全金属材质 生物安全柜 标准规范 电机驱动 可调节性 控制装置 模拟效果 驱动电机 泄露检测 出液口 蠕动泵 拆卸 进液 正对 组装 驱动 试验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涡流盘、滴液喷嘴;滴液喷嘴悬置于涡流盘顶部,出液口正对涡流盘;涡流盘由电机驱动转动。其尤其适用于生物安全柜泄露检测试验,装置由全金属材质制成,不易损害;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操作简单方便,模拟气溶胶发生效果好,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蠕动泵进液,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涡流盘,进而模拟气溶胶的发生;模拟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气溶胶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泄露检测试验模拟气溶胶发生装置,属于质量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BSC)是能防止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某些含有危险性或者未知性生物微粒发生气溶胶散逸的箱型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该装置是在操作或检验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时,用来保护人员、实验室环境以及外界自然环境、实验样品,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溶胶和溅出物质而设计的装置。原因是操作者肉眼无法看到直径5μm的气溶胶以及直径为5-100μm的微小滴液,所以生物安全柜的泄露指标是考核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物安全柜分为三级:Ⅰ级生物安全柜、Ⅱ级生物安全柜和Ⅲ级生物安全柜。
Ⅰ级生物安全柜有前窗操作口,操作者可通过前窗操作口在安全柜内进行操作。前窗操作口向内吸入的负压气流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排出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安全柜保护环境。
Ⅱ级生物安全柜有前窗操作口,操作者可通过前窗操作口在安全柜内进行操作,前窗操作口向内吸入的负压气流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经高效过滤器过滤的下降气流用以保护安全柜内实验物品;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安全柜以保护环境。
Ⅲ级生物安全柜是全封闭、不泄露结构的通风柜。操作者通过与柜体密闭连接的手套在安全柜内实施操作。下降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安全柜用以保护安全柜内实验物品;排出气流经两道高效过滤器或一道高效过滤器过滤再经焚烧处理用于保护环境。
生物安全柜属于高风险设备,为保证工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不被污染,对生物安全柜的泄露控制很有必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569-2011《Ⅱ级生物安全柜》规定的相关规范,利用碘化钾法进行生物安全柜的泄露检测。采用碘化钾法测试和衡量生物安全柜的防护能力,可用来测试Ⅰ型和Ⅱ型前窗开口式生物安全柜。与通常的微生物测试实验不同,碘化钾测试法的优越之处在于它是唯一可以当场验证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利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需要48个小时的培养时间以检测菌落数时,碘化钾测试法已经在开始后的30分钟内得到可信的检测结果,且使用的碘化钾不会污染实验室环境。
碘化钾法试验中的主要仪器为:
气溶胶发生器由直径38mm,能以28000r/min±500 r/min速度旋转的涡流盘和一个将碘化钾溶液喷射到涡流盘上的喷嘴组成,喷嘴末端与涡流盘的间隙调整至0.1mm。
空气采样器:利用向心力原理工作,前部入口的空气流量为100L/min,一只锥形管夹带3%的这种空气。
干扰圆筒:直径60mm~65mm,表明光滑,至少一端封闭,由支架支撑。
皮氏培养皿:直径55mm。
过滤膜:直径25mm,孔径3μm。
碘化钾法试验步骤:
启动安全柜,使其运行至正常操作状态。
使空气采样器吸气,启动涡流盘。等待15秒后,使碘化钾进入涡流盘中部,允许20mL的碘化钾气溶胶化。气溶胶化结束15秒后空气采样器停止吸气。等到抽气泵完全停下来后,移去过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