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停车自动上下料的裁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4466.2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普易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 自动 上下 裁剪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停车自动上下料的裁剪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系统、拾料台和旋转切割平台,拾料台、旋转切割平台分别通过拾料台伺服控制组件、旋转切割平台伺服控制组件传送服装面料;旋转切割平台上方横设有一通过X向伺服传动组件与旋转切割平台呈X轴向运动的横梁,横梁上设有的工作头通过Y向伺服传动组件与旋转切割平台呈Y轴向运动,工作头还通过Z向伺服传动组件和C向伺服传动组件分别与旋转切割平台呈Z轴向运动、C轴向运动;控制系统信号输出端与系统内的所有伺服电机电连接,所有伺服电机末端设有的编码器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不停车换床功能,切割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时机台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不停车自动上下料的裁剪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数控裁床的工作方式是,机床回机械原点待机时,鬃毛毡平台(工作平台)转动,工件(服装面料)到达指定位置,开始切割,切割完成后,鬃毛毡平台再转动,下一床服装面料到位再进行下一次切割,如此往复。此种工作方式必然出现机床中间有停车等待鬃毛毡平台上料的时间,工作效率不高,按每床切割综合耗费时间5分钟,换床时间1分钟加上对位和其他辅助时间0.5分钟,则换床总共浪费1.5分钟,占整个工作时间的30%,如果能实现在换床时主机继续切割,则可提高效率30%。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停车自动上下料的裁剪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停车自动上下料的裁剪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系统、拾料台和旋转切割平台,所述旋转切割平台设置在所述拾料台传送出服装面料的一侧,
所述拾料台通过拾料台伺服控制组件控制大皮带传送服装面料,所述旋转切割平台通过旋转切割平台伺服控制组件控制平台毛毡传送服装面料;
所述旋转切割平台上方横设有一根横梁,横梁通过X向伺服传动组件与旋转切割平台呈X轴向直线运动,所述横梁上设有工作头,所述工作头通过Y向伺服传动组件在横梁上、与旋转切割平台呈Y轴向直线运动,所述工作头还通过Z向伺服传动组件和C向伺服传动组件、分别与旋转切割平台呈Z轴向直线运动和C轴向旋转运动;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裁剪主机和运动控制板卡,所述裁剪主机与运动控制板卡电连接,所述运动控制板卡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拾料台伺服控制组件、旋转切割平台伺服控制组件、X向伺服传动组件、Y向伺服传动组件、Z向伺服传动组件和C向伺服传动组件上各自设有的电机电连接,每个相应所述电机末端设有的编码器均与运动控制板卡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拾料台伺服控制组件包括A轴电机、第一传动皮带、A轴电机轮、第一传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一传动轴轮;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均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一传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分设在拾料台的两端;
所述A轴电机的输出轴与A轴电机轮连接,所述A轴电机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与第一传动轴一端穿设有的第一传动轴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从动轴通过所述大皮带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切割平台伺服控制组件包括一个W轴电机、一个传动链条、一个W轴电机轮、一个第二传动轴轮、一个第二传动轴和一个第二从动轴;
所述第二传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均通过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二传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分设在旋转切割平台的两端;所述W轴电机的输出轴与W轴电机轮连接,所述W轴电机轮通过传动链条与设置第二传动轴一端的第二传动轴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各设有一个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从动轴两端各设有一个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设有的传动链轮同第二从动轴两端设有的与之相对应从动链轮分别通过一个链条传动连接;每个所述链条的链节上均固定有一个铝型材,每个铝型材的沟槽内穿设有所述平台毛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普易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普易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