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钴钨酸基镍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4277.5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慧媛;冯泽民;王新铭;赵原青;谭立超;庞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钴钨酸基镍 有机 框架 材料 制备 电容 性能 | ||
本发明研究了一种三维钴钨酸基镍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合成一种由双核Ni2(C2N4H4)3金属有机结构单元和四连接的CoW12多酸阴离子构建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提供了一种包含镍、钴、钨三金属的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解决常规电极材料活性位点单一的问题做出贡献。本发明是利用一步水热合成法,设计了一种三维多酸基镍金属‑有机晶态储能材料,其分子式为H5[CoW12O40]3[Ni2(OH)3]4[C2N4H4]12·12H2O。晶系为立方晶系,晶胞参数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钴钨酸基镍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
背景技术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简称多酸,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金属-氧簇化合物,由W、Mo、V等过渡金属氧簇形成的多阴离子与平衡离子、结晶水组成。首个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可以追溯到1826年,Berzelius等人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一种黄色沉淀,即12-钼磷酸氨。但是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并没有确定。多酸化合物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起来是在1864 年,由Marignac合成了第一个杂多钨酸盐,并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了钨硅酸的组成。根据多酸中是否存在杂原子,将其分为杂多酸和同多酸。由于其结构多样且可调变性、类半导体性和氧化还原性等,使它们在催化、材料科学、化学及医药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多酸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后,尤其在近十年来,多种分析手法和表征手段的发明,使多酸的各个基础研究领域均已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多酸因其具有优异的氧化还原性,现已在开发赝电容电极材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多酸易溶于水的特性限制了其在水体系的应用,另外,为克服多酸孤立的大阴离子簇结构导致分子间导电性低的缺点,将孤立多酸簇之间彼此连接将是有效的手段。基于此种情况,本实验涉及合成一种三维结构的多酸基镍金属结晶储能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易溶于水和导电性低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