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2443.8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天;聂齐齐;冯震;李红燕;沙荀姗;孙占义;王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54 | 分类号: | C07C211/54;C07C211/58;C07D307/91;C07D209/86;C07C211/61;C07D333/76;C07D209/88;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包含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式为:相比于含有金刚烷基的单胺类结构,本发明含有的双胺结构有着较高的HOMO能量以及空穴迁移率,可以表现出比单胺类材料器件更高的效率和寿命。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较高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常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由阳极、阴极以及在阴极和阳极之间设置一层以上的有机层构成。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两者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从激发态释放能量变为基态释放能量的过程对外发光。因此,提高OLED器件中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通常在器件中使用多层结构。这些多层结构包括: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layer)、电子阻挡层(electron-bl℃king layer)、发光层(emitting layer)和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等等。这些有机层具有提高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在各层界面间的注入效率,平衡载流子在各层之间传输的能力,从而提高器件的亮度和效率。
目前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为NPD,NPD虽然具有优异的空穴传输性能,但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只有96℃,这导致在高温条件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高温下容易结晶,从而降低性能。
关于金刚烷(adamantane)衍生物已记录在很多文献中。例如:
专利文献CN201680002336.1涉及金刚烷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放光器件,其包括基板、蒸镀在基板上的阴极、阳极,和蒸镀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层,其中有机层包含空穴传输层,其空穴传输层包含如下结构的金刚烷衍生物。尽管这些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已被陆续开发出来,但都是单胺类结构,单胺结构空穴传输率低,因此其得到的器件效率和寿命仍然有待提高,如何设计新的性能更好的材料进行调节,以使所有器件能够达到降低电压、提高效率和寿命的效果,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等等。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较高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该材料的结构式如化学式1所示:
其中,R2、R4和R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4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30的杂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杂芳基;
R1和R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碳原子数为1-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30的杂芳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