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负载变化的储能液压马达散热管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0998.9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武;王洪涛;程永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嘉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423 | 分类号: | F15B21/0423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油管 液压马达 势能 压力脉动 螺旋管 螺旋管结构 弹性形变 负载变化 散热管路 自适应 储能 脉动 进油管位置 冲击动能 动能转化 反向冲击 管路螺旋 能量储存 平衡压力 液压管路 进油口 内油液 伸缩 做功 油液 增补 储存 压缩 释放 传播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负载变化的储能液压马达散热管路,包括:和液压马达进油口相连的进油管,进油管设置为螺旋管结构,进油管适于将液压马达因负载陡增而产生的反向冲击动能转化为螺旋管内油液的压缩势能和管路螺旋结构的弹性形变势能并储存在进油管位置;进油管的弹性形变势能随着液压马达负载的波动而实时释放或累积,用于增补液压马达对负载的冲击做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油管的螺旋管结构能够将液压管路中产生的压力脉动的冲击动能转化成螺旋管的势能,并将压力脉动中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进油管的油液和螺旋管的弹性变形中,进油管能够随压力脉动进行伸缩而平衡压力脉动,减少脉动沿管路传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负载变化的储能液压马达散热管路。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切割机械中常常用液压马达来驱动高速旋转的刀具对农作物进行切割,但因为农作物的分布间隔不均匀,以及农作物的强度和韧性存在差异,刀具在切割时受到的载荷变动较大;而液压马达一般选用齿轮马达结构,其液压管路本身就存在压力脉动,再加上刀具受到的载荷变化,引起齿轮马达内部的压力波动的主波和谐波分量较复杂,从而使得齿轮马达的浮动密封工作不稳定,导致马达内部的油液泄露增加;另一方面,受负载变动而产生的压力波动会沿管路传播至其它液压管路系统或液压元件中,造成其它液压元器件的内泄加大,加剧整个液压系统的发热;而温升会使液压流体的粘度下降,反过来加重液压系统的泄露,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液压系统的温升持续增高,导致液压马达因內泄的加大而工作出现异常。在解决上述问题时,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管路系统一般会选择较大的油箱和散热系统,以此降低液压系统的温度,以确保液压马达的工作可靠性,但这种方式会额外增加设备成本和油液成本,而且会占用更多的空间,而且液压马达的温升会降低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会导致液压马达出现故障,降低使用寿命;
现有的液压管路系统中还会应用到气压压力表前端的螺旋缓冲降温管(俗称“表弯”),和液压管路系统中为消减压力脉动而使用的蓄能器。压力表弯管是用来连接压力表与压力表测量的设备或管道之间的配件,用来缓冲被测量介质对压力表弹簧管的瞬时冲击,同时可降低被测介质的温度,是对压力表进行缓冲保护;而蓄能器仅能旁路管路中的部分流量脉冲,不能有效阻碍因工作负载变化造成的油液压力脉动在管路中的传播;现有的压力表表弯和蓄能器的结构并不能有效解决液压马达应用在农业切割机械中出现的液压脉动和温度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负载变化的储能液压马达散热管路,其结构设计合理,进油管的螺旋管结构能够将液压管路中产生的压力脉动的冲击动能转化成螺旋管的势能,并将压力脉动中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进油管的油液和螺旋管的弹性变形中,进油管能够随压力脉动进行伸缩而平衡压力脉动,减少脉动沿管路传播;回油管整体管路采用扩口海螺式的圆锥螺旋管结构,有助于液压马达中的油液快速顺利通过回油管,而且充分利用了油液的离心动量,加速了回油速度,降低了背压,相当于增加了液压马达的有用功率,另外开口向上的海螺式螺旋结构的管路外部散热均匀,易于形成中部空气向上流动、周围空气下沉的流动场,增加空气与回油管的热交换,增强马达散热和减少对液压系统的温升污染。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负载变化的储能液压马达散热管路,包括:
和液压马达进油口相连的进油管,进油管设置为螺旋管结构,进油管适于将液压马达因负载陡增而产生的反向冲击动能转化为螺旋管内油液的压缩势能和管路螺旋结构的弹性形变势能并储存在进油管位置;进油管的弹性形变势能随着液压马达负载的波动而实时释放或累积,用于增补液压马达对负载的冲击做功;
和液压马达出油口相连的回油管,回油管设置为圆锥螺旋管结构,且回油管的圆锥锥顶的端口和液压马达的出油口相连,以使流体相对均匀地从回油管离心旋出,使流体与管壁的热交换相对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选用圆锥螺旋管结构,且圆锥螺旋管的圆锥锥底的端口和所述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嘉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嘉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