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0213.8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少轩;乔爱民;汤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G01L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头 重量传感器 托举 电阻式应变计 柱式弹性体 液压装置 重量载荷 测量 惠斯通电桥结构 弹性体结构 惠斯通电桥 液压千斤顶 千斤顶 加工成柱 起重设备 显示仪表 信号处理 重量显示 微形变 传感器 倾覆 粘贴 输出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属于起重设备领域,包括顶头和液压装置。所述的顶头内部加工成柱式弹性体结构,然后在柱式弹性体结构上粘贴电阻式应变计,组成惠斯通电桥结构,当所述液压装置推动所述顶头托举重量载荷时,顶头内部的柱式弹性体发生微形变,电阻式应变计的阻值发生变化,引起惠斯通电桥的输出改变,经信号处理后转换成重量载荷值在显示仪表上显示,实际上是将千斤顶的顶头变成了一个重量传感器,同时起到顶头和重量传感器的作用。托举物体时,不需要额外放置重量传感器,使用简单方便,顶头与被托举物体之间是直接接触,测量更加准确,而且不会出现外加传感器倾覆或崩出的情况,提高了测量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起升和托举设备,液压千斤顶在托举物体时,顶头位于被托举物体的下方,然后通过加压向上推动物体。由于在托举的过程中,千斤顶的载荷不能被实时显示出来,只能靠肉眼判断被托举物体是否向上移动,进而控制加压的过程,很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如果要测量千斤顶的载荷,需要额外在千斤顶的顶头和被托举物体之间安装重量传感器,由于传感器与顶头和被托举物品之间都不是紧密连接,测量的误差比较大,而且在载荷比较大的时候,还有可能出现传感器倾覆甚至崩出的情况,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重量载荷可以直接加载在千斤顶上,不需要额外放置重量传感器,千斤顶在托举载荷时可以直接通过显示仪表实时显示当前重量载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包括顶头和液压装置。所述的顶头内部加工成柱式弹性体结构,然后在柱式弹性体结构上粘贴电阻式应变计,组成惠斯通电桥结构,当所述液压装置推动所述顶头托举重量载荷时,顶头内部的柱式弹性体发生微形变,电阻式应变计的阻值发生变化,引起惠斯通电桥的输出改变,经信号处理后转换成重量载荷值在显示仪表上显示,实际上是将千斤顶的顶头变成了一个重量传感器,同时起到顶头和重量传感器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顶头同时起到重量传感器的作用,托举物体时,不需要额外放置重量传感器,使用简单方便,顶头与被托举物体之间是直接接触,测量更加准确,而且不会出现外加传感器倾覆或崩出的情况,提高了测量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的顶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顶头中电阻式应变计组成的惠斯通电桥电路图;
图3为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带重量显示的液压千斤顶,其顶头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柱式弹性体1、电阻式应变计2、电阻式应变计3、保护外壳4,所述柱式弹性体1为四棱柱结构,在其一面上粘贴有电阻式应变计2和电阻式应变计3,在此面的对面还对称的粘贴有2片电阻式应变计,一共4片。当顶头的上接触面5受到压力时,所述柱式弹性体1会发生微形变,引起所述4片电阻式应变计发生形变和阻值变化。所述保护外壳4在所述柱式弹性体1的外围,对弹性体、电阻式应变计和导线起保护作用。
顶头中电阻式应变计组成的惠斯通电桥电路如图2所示,4片电阻式应变计R1、R2、R3和R4分别构成惠斯通电桥的4个桥臂,在R1和R3之间、R2和R4之间,加激励电压Vin,当所述柱式弹性体1受力发生形变时,4片电阻式应变计的阻值也会发生变化,在R1和R2之间、R3和R4之间的输出电压Vout就会相应发生变化,根据Vout的变化,经过信号处理,就能换算出千斤顶的顶头上的重量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