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8086.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邸春霞;华宁;田玲;朱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31/045;A61K31/4422;A61P9/10;A61P9/08;A61P7/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冠心病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百秋李醇及任选的第二活性成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且百秋李醇与钙通道阻断剂,特别是与氨氯地平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组合后扩张血管的作用显著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的短暂性缺血可引起心绞痛,持续性缺血则可引起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为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液中的脂质、钙质、复合糖类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形成粥样物质并逐渐在灌冠状动脉壁沉积,引起动脉血管硬化的病理过程,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受累冠状动脉病变从内皮损伤开始,先有脂质氧化和沉积,以及复合糖类积聚,再有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大、中动脉,甚至可阻塞动脉血管腔,最终导致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出现缺血或坏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鱼、蛋类食品摄入的增加,使得人们膳食中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过多,加之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增加了人们的紧张、劳累和精神压力等,导致了在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指出,我国2017年血管病病患者已有约2.9亿,其中冠心病约1100万、脑卒中1300万、高血压约2.7亿。
伴随多年的研究,多种药物已经被应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并取得了相当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始使用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包括:(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2)抗凝药物,如氯吡格雷;(3)溶栓药物,如链激酶;(4)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5)钙通道阻断剂,如氨氯地平;(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如依那普利;(7)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也已经开展了广泛研究,如有多篇文献报道了尝试使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吲达帕胺、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卡托普利、比索洛尔、缬沙坦或厄贝沙坦等的组合物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百秋李醇(Patchouli clcohol),为一种三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百秋李醇具有防老年痴呆、抗菌、抗病毒、促消化、抗肿瘤、防治肾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尚未见到百秋李醇用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报道。
本发明基于百秋李醇对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开发了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括百秋李醇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优选的,所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以百秋李醇为唯一活性成分。
优选的,所述百秋李醇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止痛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进一步的包含第二活性成分;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钙通道阻断剂、调脂药物或溶栓药物;更优选的,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钙通道阻断剂;最优选的,所述钙通道阻断剂为氨氯地平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