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6598.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任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电缆 毒性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包括设备框架、抽拉板、样品燃烧机构、密封活动板,本设备具有固定样品、适应样品大小、点燃、观察空间以及毒气中和功能,设备结构合理,便于操作,设备小巧,便于携带。所述的设备框架与抽拉板相连接,设备框架与样品燃烧机构相连接,设备框架与密封活动板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电网必备的电力传送介质,电缆在生产后,需要进行取样检测,降低意外发生时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为了更充分的检测,更便捷的观察,所以设计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本设备具有固定样品、适应样品大小、点燃、观察空间以及毒气中和功能,设备结构合理,便于操作,设备小巧,便于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包括设备框架、抽拉板、样品燃烧机构、密封活动板,本设备具有固定样品、适应样品大小、点燃、观察空间以及毒气中和功能,设备结构合理,便于操作,设备小巧,便于携带。所述的设备框架与抽拉板相连接,设备框架与样品燃烧机构相连接,设备框架与密封活动板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所述的设备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水轮、中和池、定位插销、侧门、观察窗、抽气结构、正门,水轮与框架主体、固定连接,框架主体与中和池固定连接,框架主体与定位插销通过通孔间隙连接,框架主体与侧门相连接,框架主体与抽气结构固定连接,正门与框架主体相连接,框架主体与观察窗固定连接;框架主体上设置有电机固定槽、阶梯槽、T形槽、通气孔、小通气孔;抽气结构包括U形架、风扇电机、扇叶,U形架与框架主体固定连接,U形架与风扇电机固定连接,风扇电机与扇叶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所述的抽拉板包括支撑弹簧、L形板,支撑弹簧与L形板固定连接,支撑弹簧与框架主体固定连接,框架主体与L形板活动连接;L形板上设置有通气对应孔、插销口,通气对应孔与通气孔相对应,L形板与定位插销通过插销口间隙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所述的样品燃烧机构包括活动内板、固定夹结构、移动结构、燃烧结构,活动内板与固定夹结构相连接,活动内板与移动结构相连接,活动内板与燃烧结构相连接,活动内板与框架主体相连接,框架主体与移动结构相连接;活动内板上设置有条形通孔、铰接件、T形凸起,T形凸起与框架主体通过T形槽间隙连接;固定夹结构包括伺服电机、内齿轮、凸板、齿轮带动件、夹爪、铰接杆,伺服电机与内齿轮固定连接,内齿轮与齿轮带动件相啮合,齿轮带动件与凸板相铰接,齿轮带动件与夹爪相铰接,夹爪与铰接杆相铰接,铰接杆与凸板相铰接,伺服电机与活动内板固定连接,凸板与活动内板固定连接,夹爪与活动内板通过条形通孔间隙连接;移动结构包括铰接支撑杆、螺纹移动脚、双向螺纹杆、限位件、小齿轮、升降用齿轮、升降用电机,铰接支撑杆与活动内板通过铰接件相铰接,铰接支撑杆与螺纹移动脚相铰接,螺纹移动脚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与限位件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杆与小齿轮固定连接,小齿轮与升降用齿轮相啮合,升降用齿轮与升降用电机固定连接,升降用电机与框架主体通过电机固定槽固定连接,限位件与框架主体通过阶梯槽间隙连接;燃烧结构包括喷火装置、装置固定座,喷火装置与装置固定座相铰接,装置固定座与活动内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所述的密封活动板包括回字形板、复位弹簧,回字形板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与框架主体固定连接,框架主体与回字形板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所述的水轮设置有配套电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电网电缆毒性检测设备所述的样品燃烧机构和密封活动板的个数均有两个,并且位置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实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模拟隧道内列车火灾燃烧及烟气蔓延特性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