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4283.2 | 申请日: | 201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希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02;A61K31/045;A61K35/36;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3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炎 组合药物 治疗面 麝香 无毒副作用 面神经炎 治疗效果 组分原料 飞罗面 治愈率 冰片 大黄 可用 配伍 皂角 头发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1.5‑3g、皂角5‑20g、飞罗面15‑30g、头发5‑15g、大黄1.5‑3g、冰片0.5‑15g。本发明可用于治疗面瘫、面神经炎,配伍合理、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神经炎疾病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
背景技术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目前中西医临床常见治疗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的治疗方法有:西医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使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中医多是用针灸或方剂牵正散治疗。但由于病因复杂且不明确,存在治疗方法不尽统一,复发率很高、不能治愈,面部神经损伤严重问题,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可用于治疗面瘫、面神经炎,配伍合理、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1.5-3g、皂角5-20g、飞罗面15-30g、头发5-15g、大黄1.5-3g、冰片0.5-15g。
优选的,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2g、皂角10g、飞罗面20g、头发10g、大黄2g、冰片10g。
优选的,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1.5g、皂角5g、飞罗面30g、头发15g、大黄3g、冰片15g。
优选的,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3g、皂角20g、飞罗面15g、头发5g、大黄1.5g、冰片0.5g。
在本发明组方中,麝香,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皂角,性温;辛,咸;归肺经、大肠经。用治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药物,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临床应用验证,可用于治疗面瘫、面神经炎,配伍合理、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2g、皂角10g、飞罗面20g、头发10g、大黄2g、冰片10g。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1.5g、皂角5g、飞罗面30g、头发15g、大黄3g、冰片15g。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的组合药物,由以下组分原料构成:麝香3g、皂角20g、飞罗面15g、头发5g、大黄1.5g、冰片0.5g。
上述三个实施例的组合药物,将头发切成若干小段,按重量取各组分,经粉碎、炼膏等工艺制成外用膏贴剂。服用方法:每贴使用3天。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面部口眼歪斜及耳后疼痛症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希华,未经李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