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2392.0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B65G43/08;B32B37/10;B32B37/12;B32B37/24;G05B19/04;B08B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肖丽华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装饰 复合板 自动化 生产线 | ||
1.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保温板生产线、饰面板生产线和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生产线上设有第一传送带(1),所述饰面板生产线上设有第二传送带(2),所述复合生产线上设有第三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2)的连接处设有中枢转换组件(4),所述中枢转换组件(4)与第三传送带(3)的连接处设有转线组件(5),所述中枢转换组件(4)两侧均设有搬运机器人(6);
所述第一传送带(1)远离中枢转换组件(4)的一端设有混料机(7),所述混料机(7)的输出端设有成模机(8),所述成模机(8)的输出端设有切割机(9),所述切割机(9)的输出端设有蒸养釜(10),所述蒸养釜(10)的输出端设有烘干机(11);
所述第二传送带(2)远离中枢转换组件(4)的一端设有松卷机(12),所述松卷机(12)的输出端设有成型机(13),所述成型机(13)的输出端设有检测组件(14),所述检测组件(1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下料喷头(15),所述中枢转换组件(4)一侧设有第二下料喷头(16);
所述第三传送带(3)靠近转线组件(5)的一端设有辊压机(17),所述辊压机(17)的输出端设有清理组件(18),所述清理组件(18)的输出端设有包装机(19),所述包装机(19)的输出端设有收纳栏板(20);
所述检测组件(14)包括检测台(141),所述检测台(141)一侧设有检测模块(142),所述检测模块(142)的连接端设有单片机(143),所述检测台(1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44),所述单片机(143)一侧设有收纳筐(145);
所述中枢转换组件(4)包括中枢基座(41),所述中枢基座(4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42),所述中枢基座(41)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3),所述驱动电机(43)输出轴传动连接转盘(42),所述转盘(42)顶部外侧设有置板槽(44),所述置板槽(44)靠近驱动电机(43)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45);
所述转线组件(5)包括转线台(51),所述转线台(51)顶部开设有定位槽(52),所述定位槽(52)底部设有引导板(53),所述定位槽(52)两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引导滚轮(54),所述定位槽(5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55);
所述清理组件(18)包括两个清理板(181),所述清理板(181)内侧设有擦拭辊(182),所述擦拭辊(182)由棉纤维材料制成,两个所述清理板(181)呈八字状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清理板(181)分别固定连接在辊压机(17)输出端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喷头(15)用于对饰面板喷洒玻纤棉纤维,所述第二下料喷头(16)用于对饰面板喷洒粘结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53)由第一滑板(531)、第二滑板(532)和第三滑板(533)组成,所述第一滑板(531)和第三滑板(533)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板(532)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二滑板(53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滑板(531)和第三滑板(533)均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板槽(44)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置板槽(44)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转盘(42)顶部,四个所述置板槽(44)依次与第二传送带(2)、第二下料喷头(16)、第一传送带(1)和第一滑板(531)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44)、第二气缸(45)和第三气缸(55)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推送板,所述第三滑板(533)顶端与第三传送带(3)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2)沿同一水平线分布,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第三传送带(3)平行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23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