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9840.1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辉;陈清华;吴志成;陈永志;罗国档;郭建钊;陈茂新;杨昌加;龚建新;许俊江;杜建文;郑盛忠;严国强;陈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福建和盛置信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巡检机器人 控制电路 充电站 充电口 充电 充电口盖 开盖装置 外界能源 主体内腔 凹槽处 巡线 能源 遮挡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包括有主体,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底设置有用于给机器人充电的充电口,在主体内腔设置有控制电路,充电口与控制电路相连,在主体上还设置有能源入口,控制电路通过能源入口与外界能源相连,在凹槽处设置有用于遮挡凹槽的充电口盖板,在主体上还设置有开盖装置。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充电方便,可实现长时间不间断巡线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充电设备,特别是一种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巡线机器人单次巡检距离时间大大的受限于自身的电池,无法实现长时间不间断作业。为了提高巡检距离,需要对机器人的电池进行充电,以提高蓄航能力,现有巡线机器人充电设备设计分为基于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和接触式,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目前不成熟。接触式能源传输主要是对其结构进行定制化设计,无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利的线上充电方式,以实现长时间不间断巡线作业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
一种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包括有主体,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底设置有用于给机器人充电的充电口,在主体内腔设置有控制电路,充电口与控制电路相连,在主体上还设置有能源入口,控制电路通过能源入口与外界能源相连,在凹槽处设置有用于遮挡凹槽的充电口盖板,在主体上还设置有开盖装置,所述的开盖装置用于控制充电口盖板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的开盖装置包括有两并排设置的与开盖方向相垂直的轨道,还包括有平行于两轨道设置的螺母丝杆机构,丝杆平行轨道,螺母与连接板连接带动连接板运动,两连接还支撑在两轨道上运行,丝杆驱动装置相连。
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当机器人进入该充电站,充电站感应到机器人进站信息,启动开盖装置,打开盖板,机器人位置调整,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开盖装置盖上盖板。
在凹槽口上方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机器人进入充电口的引导件。
引导件的入口端具有外张型的喇叭口。
在引导件上设置嗽叭口方便充电头进入充电口。
在充电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机器人充电头到位的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控制电路。
凹槽口上方的引导件与主体的连接为通过固定架连接,引导件与主体之间具有间隙。
引导件与主体之间的间隙充当盖板运动路径。
综上所述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充电方便,可实现长时间不间断巡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充电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福建和盛置信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福建和盛置信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