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段式真空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7635.1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飞;嘉藤荣次;蔡科;周文豪;黄国伟;吴瑞;闫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22 | 分类号: | F04F5/22;F04F5/46;F04F5/5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段式 真空 产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段式真空产生器,包括真空供气气路与真空破坏气路,真空供气气路上依次设有真空度控制电磁阀、拉瓦尔喷管、第一段扩张管、第二段扩张管,真空度控制电磁阀设于进气口与拉瓦尔喷管之间,拉瓦尔喷管、第一段扩张管、第二段扩张管同轴设置且依次连接;拉瓦尔喷管与第一段扩张管连接处设有第一真空负压腔,第一段扩张管与第二段扩张管连接处设有第二真空负压腔,第一真空负压腔、第二真空负压腔、真空破坏气路均与真空吸入气路连接,真空吸入气路上设有真空入口。本发明缩短真空产生与破坏的反应时间,同时增加了真空度调节阀和破坏流量调节阀,使真空产生器的真空度和破坏流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节,适用性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利用空气动力实现的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段式真空产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上抓取制品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生产流水线采用取出机代替了人力劳动,而每台取出机需配备最少1台真空产生器,面对产品多样性的增加,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要求产品取放周期进一步缩短,而现有的真空产生器没有高效的真空度调节和破坏流量调节功能、吸入流量较低,其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二段式真空产生器,其采用两个真空负压腔来增加吸入总流量,从而缩短真空度达到需求真空度的反应时间,以此缩短产品取放周期;同时增加了真空度调节阀和破坏流量调节阀,使真空产生器的真空度和破坏流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调节灵活,增强了本发明对产品多样性的适应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段式真空产生器,包括壳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进气口、真空供气气路,所述进气口、所述真空供气气路分别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真空供气气路上设有真空吸入气路,所述真空供气气路上依次设有真空度控制电磁阀、拉瓦尔喷管、第一段扩张管、第二段扩张管,所述真空度控制电磁阀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瓦尔喷管的进气端,所述拉瓦尔喷管、所述第一段扩张管、所述第二段扩张管依次同轴设置,所述拉瓦尔喷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进气端内,所述拉瓦尔喷管的外壁沿气路方向设有依次降低的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进气端与所述拉瓦尔喷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台阶密闭连接,所述拉瓦尔喷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进气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真空负压腔,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进气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导通所述第一真空负压腔与所述真空吸入气路;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第二段扩张管的进气端内,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出气端的外壁沿气路方向设有依次降低的第三台阶与第四台阶,所述第二段扩张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台阶密闭连接,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段扩张管的进气端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真空负压腔,所述第二段扩张管的进气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导通所述第二真空负压腔与所述真空吸入气路;所述壳体上设有气孔,所述第二段扩张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壳体的气孔配合。所述真空吸入气路上设有真空入口。
本发明采用两个真空负压腔来增加空气吸入总流量,吸入总流量等于两个真空负压腔的吸入流量之和,可显著提升真空产生器的吸入流量,从而缩短真空度达到需求真空度的反应时间,以此缩短产品取放周期;同时增加了真空度控制电磁阀,使真空产生器的真空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调节灵活,增强了本发明对产品多样性的适应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扩张管通过第一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内部结构件上,所述第一段扩张管的外壁、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内部结构件相互配合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导通所述第一真空负压腔与所述真空吸入气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扩张管通过第二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内部结构件上,所述第二段扩张管的外壁、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内部结构件相互配合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导通所述第二真空负压腔与所述真空吸入气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FU四风道箱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压翻转爬梯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