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抬头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7201.1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峰;羊绍林;王志芳;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K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抬头显示器 盖板支架 盖板组件 万向底座 驱动件 盖板 主机 方案解决 驱动连接 人工手动 主机连接 可拆卸 可开合 输出端 观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包括:主机,万向底座,主机可拆卸地设置在万向底座上;显示盖板组件,显示盖板组件包括显示盖板支架和显示盖板,显示盖板支架以旋转的方式可开合地与主机连接,显示盖板设置在显示盖板支架上;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显示盖板支架驱动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抬头显示器的结构复杂、无法适应不同的观察角度、需要人工手动调整角度,从而导致车载抬头显示器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
背景技术
车载抬头显示器(Head Up Display,简称HUD)可以将导航、时速等信息显示在驾驶者的面前,同时不影响驾驶员观察路面,不再需要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盘或手机,从而有利于提升行车的安全性。
申请号为201410478183.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抬头显示器,包括投影仪、反射镜、球面镜和基座,其中,反射镜和球面镜分别通过一第一转动结构和一第二转动结构与基座可转动连接。在该专利中,抬头显示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分别控制反射镜和球面镜的转动角度,来调整之间的投影仪、反射镜及球面镜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使驾驶者能够通过球面镜来查看行车信息;并且在该专利中,基座安装在安装基础上后,基座的安装角度无法调整,这就导致抬头显示无法适应不同的观察角度,从而降低了车载抬头显示器的实用性,但针对不同的驾驶员而言,其身高不同,驾驶习惯不同,因此使用HUD时观察的角度往往不一致,需要适时作出调整;此外,在该专利中,投影仪、反射镜和球面镜之间的相对角度是人工手动调整的,调整至合适的角度需要浪费较长时间,成像效果很难保证,并且手工开合容易因受力不均导致对第一转动结构或第二转动结构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抬头显示器的结构复杂、无法适应不同的观察角度、需要人工手动调整角度,从而导致车载抬头显示器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抬头显示器,包括:主机,万向底座,主机可拆卸地设置在万向底座上;显示盖板组件,显示盖板组件包括显示盖板支架和显示盖板,显示盖板支架以旋转的方式可开合地与主机连接,显示盖板设置在显示盖板支架上;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显示盖板支架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万向底座包括:安装座,主机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座上;万向球座,万向球座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开口和避让孔,安装开口开设在万向球座的下表面上,避让孔开设在万向球座的上表面上;万向球头,万向球头通过安装开口安装在容纳腔内,万向球头的球形表面与容纳腔的球形内壁面贴合;连接件,连接件穿设在避让孔处,且连接件的第一端与万向球头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由避让孔伸出后与安装座连接。
进一步地,车载抬头显示器还包括: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其中,第一磁铁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磁铁设置在主机上;当主机安装在安装座上后,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磁吸配合,使主机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车载抬头显示器还包括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卡接配合的卡槽和卡扣,其中,卡槽形成在安装座上,卡扣设置在主机上,卡扣伸入卡槽,使主机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或者车载抬头显示器还包括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卡接配合的卡槽和卡扣,其中,卡槽形成在主机上,卡扣设置在安装座上,卡扣伸入卡槽,使主机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万向底座还包括:硅胶底板,万向球座设置在硅胶底板上,硅胶底板沿水平方向延伸;胶粘件,胶粘件设置在硅胶底板的下表面上,用于将硅胶底板粘接在安装基础上,粘贴式硅胶座使HUD固定牢靠,且不对中控台造成破坏。
进一步地,主机包括:壳体,壳体的下表面上开设有让位孔;供电接口插座端,供电接口插座端安装在壳体内并通过让位孔裸露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