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圆形综合管廊无热桥连接防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4176.1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朱鑫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B1/9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汪洋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 管廊 防火层 无热桥 板间连接件 防火系统 综合管廊 承重板 连接槽 板边 防灾 地下工程 圆弧形构造 闭合整体 便于安装 地下管廊 防火板层 防火性能 构件端部 连接技术 耐火性能 切断热桥 受力性能 防火板 地下 管体 契合 替换 损伤 防火 火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圆形综合管廊无热桥连接防火系统,属于地下工程防灾领域。主要包括管廊主体、外挂防火层、底部承重板三部分;所述外挂防火层为圆弧形构造,与管廊主体可以紧密契合,外挂防火板层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外挂防火板的构件端部均设有板边连接槽,三者可以在板边连接槽处通过板间连接件连接并与底部承重板形成一个闭合整体;外挂防火层与管廊主体二者之间采用板间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发明防火性能好、受力性能好,便于安装,容易替换,安装快速简便,采用无热桥连接技术能够有效的切断热桥效应,有效的减少火灾对地下管廊管体的损伤,使防火防灾性能显著提升,提高城市管廊本身结构的耐火性能,完善控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地下工程防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圆形综合管廊无热桥连接防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 大量的城市管廊正在建设,在城市管廊越来越多被应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 城市管廊的火灾在世界各地也频繁发生, 城市管廊火灾除了对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害外 , 也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巨大的财产损失。而由于城市管廊本身有限的逃生条件以及消防队员进入火灾城市管廊时进行救援的困难等特殊情况 ,都要求城市管廊设计应采取更系统化的安全措施。
近几年地下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众多的地铁、地下综合体相继建成,而地下结构的防火问题却一直是地下结构难以克服的困难。
目前普遍采用防火涂料,然而防火涂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有限,根本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圆形综合管廊无热桥连接防火系统主要包括:管廊主体、外挂防火层、底部承重板、膨胀螺栓、板内连接件、减震胶垫;
外挂防火层为圆弧形构造与管廊主体内侧紧密契合;外挂防火层由三块外挂防火板组成:一块顶部外挂防火板和两块侧部外挂防火板;
顶部外挂防火板由防火板面、下卡板固定槽一、板面内层卡榫一、板边连接槽一、防火板外遮盖板五部分组成;顶部外挂防火板的中部为防火板面,防火板面左右两个端部由上到下依次布置下卡板固定槽一、板面内层卡榫一、防火板外遮盖板;板面内层卡榫一与防火板外遮盖板围成板边连接槽一;
顶部外挂防火板和侧部外挂防火板的构造和材质相同;
顶部外挂防火板的两个下端部分别与两侧的侧部外挂防火板的上端部通过板内连接件连接;两块侧部外挂防火板的下端部与底部承重板的两个上端部通过板内连接件连接;板内连接件上预留的螺栓孔,板内连接件通过膨胀螺栓穿过预留的螺栓孔将板内连接件固定在管廊主体上,进而将外挂防火层和底部承重板一同固定在管廊主体。
进一步地,板内连接件由连接件主体、上卡板、下卡板、板内连接槽,梯形槽,螺栓孔组成;连接件主体上端部预制上卡板和下端部预制下卡板,上卡板和下卡板与连接件主体围成一个板内连接槽,上卡板表面上预留梯形槽,连接件主体内部由上到下预留螺栓孔,连接件主体底部为圆弧状与管廊主体内侧紧密契合;板内连接槽的宽度大于板面一内层卡榫的宽度,板内连接槽内放置一层减震胶垫。
进一步地,底部承重板由承重板面、下卡板固定槽二、板面内层卡榫二、板边连接槽二、承重板遮盖板五部分组成;底部承重板的中部为承重板面,承重板面左右两个端部由上到下依次布置承重板遮盖板、板面内层卡榫二、下卡板固定槽二;板面内层卡榫二与承重板遮盖板围成板边连接槽二。
进一步地,顶部外挂防火板和侧部外挂防火板上的板面内层卡榫一均插入对应连接端的板内连接槽内侧,上卡板插入板边连接槽一内侧,下卡板卡在下卡板固定槽一里,防火板外遮盖板封盖在上卡板上方。
进一步地,板面内层卡榫二插入对应连接端的板内连接槽内侧,上卡板插入板边连接槽一和板边连接槽二内侧,下卡板两端分别卡在下卡板固定槽一和下卡板固定槽二里,承重板遮盖板封盖在上卡板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4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管廊主管线与分管线连接节点
- 下一篇:注浆法施工的圆型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