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M模型版权保护空间域数字水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3254.6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2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明;蒋美容;陈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16 | 分类号: | G06F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im 模型 版权 保护 空间 数字 水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模型版权保护数字水印方法,包括:模型数据水印嵌入和水印提取。水印嵌入包括,在原始BIM数据中提取多面网格顶点坐标,获取坐标数据高位部分,运用单向映射函数建立坐标值与水印位的对应关系;利用QIM方法将水印嵌入至坐标数据中较低有效位部分;因BIM数据中坐标数据重复值多,用来嵌入水印的有效载体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水印嵌入前,对原始坐标数据加入容差范围内的随机噪声,以嵌入不同的水印,间接地增加了水印嵌入容量;水印提取时,无需原始数据参与,是一种盲水印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的控制水印嵌入引起的数据误差,数据使用完全不受影响,对平移、修剪等攻击鲁棒性较好,对BIM模型的版权保护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及版权保护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BIM模型版权保护数字水印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建筑、工程和施工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BIM与GIS(Geo-Information system,GIS) 的跨界融合,提升了BIM应用深度。目前的研究表明,BIM能够在相关项目方之间提供更快、更有效的信息交流,可以重用在建模过程中生成的信息,避免数据重复,以及许多其他好处。尽管BIM带来了这些重大利益,但其中BIM 数据例如建筑模型、族、图纸等,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在数据传输与使用过程中面临篡改、侵权和泄密等安全问题,急需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版权保护。
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不可察觉的方式将版权信息嵌入到多媒体(如音频,视频,文本,打印文档)中但不影响原始数据的使用,用于证实数据的所有权的一种技术,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水印的嵌入;另一个是水印的提取。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快速发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非法复制与篡改问题日益严重,版权侵权问题急剧增加。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鲜有运用数字水印技术对BIM数据版权保护的研究,但是针对二维工程图和三维模型数据水印算法已取得较多成果,可为BIM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根据水印的嵌入技术不同可分为空域水印算法和频域水印算法。对于空域水印算法,早在1997年R Ohbuchi等人发表了第1篇关于三维几何多边形模型数据的水印算法的论文,该论文通过修改顶点坐标、顶点拓扑(连接性),将水印数据嵌入到三维多边形模型中。李黎等人运用差异扩展提出了一种二维工程图的可逆水印嵌入算法,通过修改线的顶点坐标,使其能够准确地恢复原始工程图,满足高精度加工的要求。王刚等人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特征,根据其垂直方向上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映射机制的三维点云数据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感知性,并对平移、裁剪和旋转等常见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频域水印算法是将水印嵌入至坐标变换域系数中,例如黄晓生等提取特定顶点构造出复值信号量再进行傅立叶变换,通过对变换后的傅立叶变换系数幅值进行调制,嵌入符合N(0,1)分布的伪随机水印序列这种方法对平移、旋转、添加及删除部分实体等攻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张建海等将三维模型转化到球面坐标下并进行小波变换,在低频和高频系数下嵌入水印,经过小波逆变换得到嵌入水印后的三维模型,该算法既对多类攻击方式具有鲁棒性,又保持了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运用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专门针对BIM模型的版权保护方法,解决BIM模型数据被盗版复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版权保护数字水印方法,通过对常见BIM格式DXF文件的特性分析,结合现有的二维矢量图形数字水印算法,提出一种BIM模型版权保护数字水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BIM模型版权保护数字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印嵌入和水印提取两部分;
水印嵌入步骤如下:
S1:Logistic混沌映射,运用Logistic混沌映射置乱待嵌入水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