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水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1114.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闽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机 排砂管 储水罐 净水箱 砂水分离器 连接水管 驱动装置 净水 备用 活性炭吸附层 初步分离 废水回收 密封法兰 电连接 过滤网 进料管 吸砂口 旋转轴 砂排 上套 过滤 伸出 净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机、净水箱和储水罐,所述分离机、净水箱和储水罐均放置于基座上,所述分离机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分离机内部位于过滤网上方设有伸出分离机顶部的排砂管,所述分离机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排砂管上套接有电连接于驱动装置的旋转轴,所述分离机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排砂管底部设有吸砂口,所述分离机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水管连接于净水箱,所述第一连接水管上设有密封法兰,所述净水箱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搅拌初步分离,再由排砂管将过滤分离后的砂排出,分离后的水进入净水箱内进行净化,然后在流入储水罐中备用,减少了分离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将废水回收备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砂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沙洪泛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饮用水资源日渐匮乏。还有,在污水处理或者一些机械铸造等工厂,需要对砂水混合液进行分离,而现有的分离方式大多采用沉淀分离方式分离,这种分离方式存在分离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若是进行集中处理,势必会增加费用,不利于长期发展,基于上述,一种性能优异、节能环保的砂水分离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砂水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砂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机、净水箱和储水罐,所述分离机、净水箱和储水罐均放置于基座上,所述分离机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分离机内部位于过滤网上方设有伸出分离机顶部的排砂管,所述分离机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排砂管上套接有电连接于驱动装置的旋转轴,所述分离机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排砂管底部设有吸砂口,所述分离机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水管连接于净水箱,所述第一连接水管上设有密封法兰,所述净水箱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净水箱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水管连接于储水罐。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上套接有叶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水管上设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储水罐底部通过支架连接于基座,所述储水罐一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球阀,所述储水罐上设有观察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搅拌初步分离,再由排砂管将过滤分离后的砂排出,分离后的水进入净水箱内进行净化,然后在流入储水罐中备用,减少了分离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将废水回收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砂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分离机,2、净水箱,3、储水罐,4、基座,5、过滤网,6、排砂管,7、驱动装置,8、旋转轴,9、进料管,10、进料管,11、第一连接水管,12、密封法兰,13、活性炭吸附层,14、第二连接水管,15、叶轮,16、水泵,17、支架,18、排水口,19、球阀,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砂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机1、净水箱2和储水罐3,所述分离机1、净水箱2和储水罐3均放置于基座4上,所述分离机1内部设有过滤网5,所述分离机1内部位于过滤网5上方设有伸出分离机1顶部的排砂管6,所述分离机1顶部设有驱动装置7,所述排砂管6上套接有电连接于驱动装置7的旋转轴8,所述分离机1一侧设有进料管9,所述排砂管6底部设有吸砂口10,所述分离机1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水管11连接于净水箱2,所述第一连接水管11上设有密封法兰12,所述净水箱2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3,所述净水箱2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水管14连接于储水罐3。
所述旋转轴8上套接有叶轮15。
所述第二连接水管14上设有水泵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闽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闽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1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