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观察退针距离的防针刺留置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6132.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4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侯立曼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穿刺针 中套管 退针 软管 外套管 内套管 指示结构 可观察 留置针 刺伤 套管 底端 医护 内套管外壁 组件包括 移动 外壁 裸露 撤出 | ||
一种可观察退针距离的防针刺留置针,包括软管座,在软管座的底端设有防针刺组件,在防针刺组件上设有用于判断退针距离的指示结构;防针刺组件包括内套管,在内套管外套设有能够沿内套管外壁移动的中套管,在中套管外套设有能够沿中套管外壁移动的外套管,内套管与软管座的底端连接,在外套管内设有穿刺针,穿刺针的底部与外套管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防针刺组件用于防止在穿刺针撤出软管座时,穿刺针刺伤医护人员,指示结构用于判断退针距离;防针刺组件的内套管、中套管及外套管用于在退针的过程中将穿刺针包裹住,避免穿刺针裸露出来,避免刺伤医护人员;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中套管,从而减少防针刺组件的总体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注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观察退针距离的防针刺留置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在临床中各科室被广泛使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1)在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时,为了能更好的一次性穿刺并留置成功,有这样的一个操作规范,依次为:扎止血带、去除护针帽、左右松动穿刺针、针尖斜面朝上以15到30度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到5到10度、继续进针2毫米、后撤穿刺针2到3毫米、持针座将导管和穿刺针一起全部送入血管、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将穿刺针完全撤出、固定留置针。在现有的各家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留置针由医护人员操作基本能按照临床操作规范完成,但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后撤穿刺针2到3毫米”,这一步骤是为了将针尖退入导管内且不能过多,有利于后面将导管和穿刺针全部送入血管内而不损伤血管,由于现有的留置针技术没有可供医护人员观察的指示设计,所以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在执行这一步骤时都是根据个人经验进行感觉判断的,存在很大的误操作可能,对于工作经验不丰富的医护人员尤其明显,当后撤穿刺针过少,针尖没退到导管内,在后续向血管内送导管和穿刺针的时候针尖容易刺伤刺穿血管形成鼓包;当后撤穿刺针过多,针尖退到导管内过深时,在后续向血管内送导管和穿刺针的时候导管的支撑性不够,导管易扭曲变形影响过药液。这些问题都是导致留置针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
(2)临床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撤穿刺针,当穿刺针撤出留置针软管座的一瞬间容易发生针尖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易导致血源性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观察退针距离的防针刺留置针,在医护人员穿刺过程中执行退针步骤时能看到指示标志,有效判断退针距离,并能有效防止留置针留置成功后,在从软管座中拔出穿刺针时刺伤医护人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观察退针距离的防针刺留置针,包括软管座,在软管座的底端设有防针刺组件,在防针刺组件上设有用于判断退针距离的指示结构。
防针刺组件包括内套管,在内套管上套设有能够沿内套管移动的外套管,内套管与软管座的底端连接,在外套管内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依次贯穿内套管和软管座,穿刺针的底部与外套管固定连接。
在内套管上设置若干个卡口,卡口沿内套管的周向分布,在外套管上设有与内套管上卡口相配合的指示凸台,指示凸台设置在卡口内,当完成后撤穿刺针时,指示凸台退出内套管卡口。
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中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中套管连接,外套管能够沿中套管移动,中套管能够沿内套管移动,穿刺针贯穿中套管。
在中套管底端设有中限位凸台,在中套管顶端设有中卡环,在外套管的顶端设有与中限位凸台相配合的外卡环,在内套管底端设有与中卡环相配合的内限位凸台,当中套管运动至内套管的底端时,中卡环顶紧在内限位凸台的端面,当外套管运动至中套管的底端时,外卡环顶紧在中限位凸台的端面。
在内套管内设有至少1个挡片,挡片与内套管间隙配合,穿刺针贯穿挡片并与挡片间隙配合;在内套管内设有用于防止挡片向内套管底端移动的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6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