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场地多重竖向隔离屏障的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5948.1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萍;李韬;吴育林;沈婷婷;郭星宇;张国伟;王蓉;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场地 多重 竖向 隔离 屏障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多重竖向隔离屏障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划定污染场地的边界并检测获取污染参数,根据污染参数和一维对流弥散模型进行简化计算获取内层竖向隔离屏障的第一最小厚度,并根据第一最小厚度布置内层竖向隔离屏障;根据污染参数和裘布依公式进行计算获取外层竖向隔离屏障的第二最小厚度,根据污染场地周围的地质分布划定外层竖向隔离屏障与内层竖向隔离屏障之间的缓冲区域的宽度,根据第二最小厚度和宽度布置外层竖向隔离屏障。本发明的优点是:将污染物的渗流作用、弥散作用及吸附作用加以区分,提高隔离屏障的服役年限,还能够克服对降雨、蒸发等水力边界条件改变带来的影响,增强了隔离屏障的隔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地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场地多重竖向隔离屏障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污染隔离技术,是指通过铺设阻隔层阻断土壤介质中污染物迁移扩散的途径,使污染介质与周围环境隔离,避免污染物与人体接触和随降水或地下水迁移进而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的技术。上世纪90年代年开始,垂直隔离法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的关注,但污染场地垂直阻隔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工程实例仍然较少。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土-膨润土防渗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水泥-膨润土防渗墙(自凝灰浆)、土工膜-膨润土泥浆复合防渗墙、普通混凝土防渗墙、水泥土搅拌桩墙、灌浆帷幕、钢板桩防渗墙等隔离形式逐渐应用在垃圾填埋场及污染场地的风险阻隔当中。不同形式的隔离屏障在经济性、可施工性、长期服役性能等方面各自发挥着优势。
在设计方法方面,虽然隔离屏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污染治理和防治工程中,但是其设计理念却一直未能达成统一,国内外学者针对垂直隔离屏障开展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获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垂直屏障的隔离材料、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修复应急措施等方面,对隔离屏障的设计及施工形式的研究相对不足。另一方面,隔离屏障短期效果与长期服役性能的矛盾难以协调,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忽略了降雨、蒸发等引起的水力边界条件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污染场地多重竖向隔离屏障的设置方法,通过设置两层竖向隔离屏障以及缓冲区域,增强了竖向屏障的隔离效果。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污染场地多重竖向隔离屏障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划定所述污染场地的边界,对所述污染场地的进行检测以获取污染参数;
步骤2:根据所述污染参数和一维对流弥散模型进行简化计算获取内层竖向隔离屏障的第一最小厚度,并根据所述第一最小厚度布置所述内层竖向隔离屏障;
步骤3:根据所述污染参数和裘布依公式进行计算获取外层竖向隔离屏障的第二最小厚度;
步骤4:根据所述污染场地周围的地质分布划定所述外层竖向隔离屏障与所述内层竖向隔离屏障之间的缓冲区域的宽度,根据所述第二最小厚度和所述宽度布置所述外层竖向隔离屏障。
所述污染参数包括污染深度,所述外层竖向隔离屏障和所述内层竖向隔离屏障的布置深度不小于所述污染深度。
所述污染参数包括污染类型,所述污染类型分为挥发性污染和非挥发性污染,对属于所述挥发性污染的所述污染场地上还布置有水平隔离屏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