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板固定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3886.0 | 申请日: | 2019-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捷;刘哲群;刘昭;李玉琨;张庆斌;曹雪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智愈(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板 固定 支撑架 | ||
一种导板固定支撑架,属于医用装置领域。目前缺少一种医用3D打印导板在进行质量检查时所需要的固定装置的问题。一种导板固定支撑架,包括一组相连的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的夹紧调整机构(1)为圆筒型,夹紧调整机构(1)的外侧壁的圆周方向上,一组液压支撑机构和一组液压转接管交替的均匀分布,连接板(4)旋接在夹紧调整机构(1)的一端。本发明将多个导板支撑单元进行组合,在从导板的两端放入,对导板实施胀紧摩擦固定,方便对其进行开孔的加工处理,夹持力度大,提高后续操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的3D打印导板的质量检查和加工用支撑单元,特别涉及一种导板固定支撑架。
背景技术
主动脉病变,主要包括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 AA)和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 A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一旦发生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破裂,病死率高达78%-94%。在上世纪后半页,传统开放手术是治疗各种主动脉疾病的标准方法,但是以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的外科手术为例,其手术病死率高达21%~50%,而截瘫率则高达10%~36%。对于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Aneurysm,AAA)的开放手术效果较好,但仍存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特别是老年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率高等缺点。
随着近年血管外科手术技术和新型血管介入材料的飞速发展,低风险的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已成为主动脉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1991年Parodi使用血管腔内人工血管导板完成了首例腹主动脉瘤腔内手术(EVAR),1994年Dake 又将覆膜导板用于胸主动脉夹层的治疗(TEVAR),血管腔内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得到普遍采用。
随着主动脉腔内治疗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公布,腔内治疗的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低等特点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利用血管导板进行腔内治疗时,需要事先对导板进行开孔,以形成与目标血管及分支血管吻合的导板支架,但目前能够实现血管导板开孔技术的开孔设备种类稀少,医生只能凭经验手动开孔,存在开孔位置不精确的问题。且缺少一种医用3D打印导板在进行质量检查和进一步加工时所需要的固定装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缺少一种医用3D打印导板在进行质量检查时所需要的固定装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导板支撑单元。
一种导板固定支撑架,所述的导板固定支撑架包括一组相连的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都包括夹紧调整机构、液压支撑机构、液压连接管和连接板,夹紧调整机构为圆筒型,夹紧调整机构的外侧壁的圆周方向上,一组液压支撑机构和一组液压连接管交替的均匀分布,连接板旋接在夹紧调整机构的一端;其中,
夹紧调整机构包括夹紧支撑套、夹紧球头、球头夹块和弹簧,
夹紧支撑套为中空圆筒型,夹紧支撑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组安装球头夹块的结构,安装球头夹块的结构内各插装一个球头夹块,多个球头夹块拼成一个能容纳夹紧球头的容腔,且所形成的容腔具有供夹紧球旋转摆动的摆动口,夹紧球头设置在多个球头夹块拼成一个能容纳夹紧球头的容腔内;
液压支撑机构包括摩擦式膨胀囊、导流支撑管、进液管和连接固定座;连接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在夹紧支撑套的外表面上,连接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支撑管,导流支撑管的顶部连通摩擦式膨胀囊,导流支撑管的侧壁上连通进液管;
液压连接管包括快装弯头和液压转接阀,快装弯头的两端为快装接头,快装弯头的一端与液压转接阀连接,快装弯头的另一端与输送液压油的软管连接;
连接板为圆形板,连接板的外侧壁上设置连接外螺纹,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内螺纹,连接外螺纹与夹紧支撑套的连接螺纹配合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智愈(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智愈(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3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