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可调模具座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957.1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涛;管越峰;连升炯;鲁豪;董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04 | 分类号: | B21D37/04;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机构 挤压固定 加工工件 可调模具 移动机构 摆动 模座 挤压 螺母 挡板 齿轮配合 方便操作 加工效率 模具加工 驱动机构 单向齿 挤板 螺杆 下压 支撑 输出 移动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可调模具座,它包括A支撑、调节机构、B支撑、驱动机构、挤压机构、移动机构等,其中连杆下压或者不下压的设计可以使得模座的摆动与挤压机构的挤压动作进行区别开来,实现调节机构具有两种不同输出的调节方式;通过弧条上单向齿与D齿轮配合设计来实现维持挤压机构挤压住工件的效果;另外挤压机构、挡板、挤板和移动机构的设计可以使得不同宽度的工件均能被良好挤压固定,保证工件在加工时不会产生移动。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模座摆动的调节以及工件的挤压固定都是非常方便操作化的,大大简化了现有技术中繁琐调节多个螺杆与螺母的过程,大大加快工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可调模具座。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生产加工的工件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精加工,而现有的处理方法往往是先按照规定角度设计加工一个斜模,然后通过带倾斜角度的斜模来对工件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方法不具有通用性,当需要生产不同角度的工件的时间就要单独生产一个固定角度的斜模,存在浪费材料,加工困难等问题。
例如,专利号为“CN 104118133 B”的“可调节模具”就是对上述问题的处理,但是该专利在实际固定模具加工出来的工件且调节旋板的角度时,均采用多个螺杆与螺母的结构来进行固定调节好的位置,或者利用螺杆与螺母的结构来将工件固定在旋板上;而多个螺杆与螺母的结构均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螺杆与螺母的结构的调节很是繁琐,使用起来并不便捷。另外,该专利用周向分布的夹持件对工件固定,而对于高度偏高的工件来说,夹持件对该类工工件的固定就无法适应。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可调模具座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可调模具座,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可调模具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上安装有对称的两个A支撑、两个调节机构、两个B支撑以及一个驱动机构,模座两侧对称安装有的挤压机构,挡板、挤板、移动机构,其中模座一端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旋转Y轴,两个Y轴分别与两个B支撑上端轴承配合;挡板固装在模座靠近Y轴一端处;与挡板平行的挤板向挡板方向水平滑动于模座上,挤板上具有手动限制其在模座上位置的移动机构;底座侧面固装有与模座底面支撑配合的L型支撑;模座两侧均装配有一个C轴且C轴上均固装有C齿轮;两个挤压机构分别与两个C齿轮配合;两个Y轴分别与两个C轴传动连接;模座远离Y轴的一端下表面对称安装有同两个调节机构配合的两个A弧齿条。
上述挤压机构包括推齿条、硬弹簧、A弹簧、挤块,其中推齿条水平滑动于模座上方,推齿条运动方向与其对应模座侧面垂直;挤块通过硬弹簧与推齿条一端连接;与上述C齿轮啮合的推齿条上装有供其移动复位的A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