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672.8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大圣;李政道;马克明;翁欣迪;马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利维能储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31517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件 软包电池 导热框 软包电芯 容置腔 电芯 销孔 销体 充放电过程 埋入成型 公差 串并联 组合件 缓冲 模组 泡棉 匹配 制造 膨胀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软包电池模块包括导热框、塑料件和软包电芯,塑料件连接于导热框的前后边沿,塑料件和导热框连接形成一个容置腔,所述软包电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塑料件的上分别设有销体和销孔,且所述销体和销孔大小相匹配。采用本发明便于组成一个软包电池模组,通过增加若干个软包电池模块的方式可实现不同需求的串并联,适用性强;本发明导热框和塑料件之间采用埋入成型的工艺,提高了导热框与塑料件所形成的组合件强度;此外,相邻的软包电芯之间设有泡棉,用于缓冲电芯本身厚度累计公差以及实际充放电过程中电芯膨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动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软包电芯是指外壳为软包装材料(常为铝塑复合膜)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安全性高、设计灵活等多种优点。软包电芯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电池正负极也采用电池极耳结构,不同于往常的塑壳及金属壳电池。由于软包电芯形体软,不易固定,而且极易出现划痕、凹坑、褶痕等情况,因而将多个软包电芯相互固定并且将多个软包动力电池串并联连接形成软包电池模组是较为棘手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解决软包电芯难以固定组合形成电池模组以及散热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包括导热框、塑料件和软包电芯,所述塑料件设有两个,两个塑料件分别连接于导热框的前后边沿,所述塑料件和导热框连接形成一个容置腔,所述软包电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塑料件上形成有开口,软包电芯的两个极耳分别与两个所述塑料件的开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塑料件上形成有销体和销孔,且所述销体和销孔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地,上述软包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软包电芯设有多个,所述软包电芯逐层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最内层的软包电芯与所述导热框相粘合,相邻的两块软包电芯之间,其中一块软包电芯的两个极耳分别与另一块软包电芯的两个极耳位置均相对应。
进一步地,上述软包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相邻的软包电芯之间设有泡棉,所述泡棉与相邻的两个软包电芯相粘合。
更进一步地,上述软包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导热框前后边沿分别埋入成型于两个塑料件内。
更进一步地,上述软包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导热框包括底面和左右侧壁,所述底面的左右边沿向上弯折形成所述左右侧壁,所述塑料件包括塑料件底部和两个弯折件,两个弯折件分别位于塑料件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弯折件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相连接,所述销体位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的顶部,销孔位于塑料件底部的底面且位于销体正下方,左右弯折件的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开口,所述导热框底面边沿埋入成型于塑料件底部内,导热框左右侧壁边沿埋入成型于第二弯折部内。
再进一步地,上述软包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导热框底面的前后边呈弯折状的连接面,该连接面上形成有塑料件固定孔,所述塑料件底部内形成有穿接于塑料件固定孔内的连接部。
再进一步地,上述软包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导热框左右侧壁的边沿设有塑料件固定孔,所述第二弯折部内形成有穿接于塑料件固定孔内的连接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所需模具;(2)将导热框置于模具内的对应位置;(3)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在模具内制造塑料件,塑料件和导热框一体成型,使得导热框埋入成型于塑料件内,塑料件和导热框形成容置腔;(4)将软包电芯置于容置腔内。
优选地,上述软包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其中一个软包电芯的其中一面与导热框底面相粘合;②将软包电芯的另一面与泡棉的其中一面相粘合,③将泡棉另一面与另一个软包电芯的其中一面相粘合,④重复步骤②和步骤③直至软包电池模块组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利维能储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利维能储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