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中板压铸用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280.1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邓展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鑫溢腾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21/04;C22C1/03;C22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韧铝合金 板压 手机 合金材料 杂质元素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中板压铸用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Zn的含量9.0‑14.0wt.%,Si的含量为8.0‑10.0wt.%,Cu的含量为2.6‑4.2wt.%,Mg的含量为0.1‑0.3wt.%,Mn的含量为0.2‑0.5wt.%,Fe的含量为0.5‑0.8wt.%,Sr的含量为0.01~0.05%,杂质元素含量≤0.15%,其余为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中板压铸用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手机中板所采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自苹果公司从第五代手机开始启用铝合金中板,包括华为、小米、中兴、OPPO等知名手机公司大规模普及铝合金中板,成为近年来手机中板和背板材料的首选。铝合金中板主要采用CNC法和压铸法生产,前者的材料为7XXX和6XXX的变形铝合金,制备的手机中板具有质量轻、强度较高等优点,但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多用于中高端智能手机。压铸法常用的铝合金材料为ADC12,中板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强度、韧性不及变形铝合金,且无法进行氧化着色处理,多用于中低端智能手机。随着3D玻璃与陶瓷盖板的崛起,对中板强度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中板压铸材料,如ADC12、AZ91合金已无法满足智能手机对中板高强度、高刚度的要求,亟待解决。
目前,高强韧铸造铝合金主要包括Al-Cu系、Al-Mg系、Al-Si-Cu系和Al-Zn系。其中Al-Cu系的合金强度最高,如ZL205A,其强度可达到520MPa以上,伸长率可达13.0%以上,但该类合金热裂倾向大、铸造成型性能和耐蚀性能不佳;以Zl301为代表的Al-Mg系合金最高强度可达440MPa,伸长率15%以上,但其裂纹倾向、氧化夹渣问题无法解决;以ZL107为代表Al-Si-Cu系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成形性和耐蚀性能,但强度、塑性均较低;以ZL402合金为代表的Al-Zn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切削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具有良好自淬火性能,即铸态时可达到很高的强度,但产生热裂现象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板压铸用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结合了Al-Si系列铸造性能优良和Al-Zn自强化和高强特性,具有铸造流动性能好、强度高、无需热处理强化,特别适用于压铸成型,也适用于于重力铸造、低压铸造等铸造工艺,可用于通讯、汽车行业形状复杂且对强韧性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一种手机中板压铸用高强韧铝合金材料,按照重量比计,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Zn的含量9.0-14.0wt.%,Si的含量为8.0-10.0wt.%,Cu的含量为2.6-4.2wt.%,Mg的含量为0.1-0.3wt.%,Mn的含量为0.2-0.5wt.%,Fe的含量为0.5-0.8wt.%,Sr的含量为0.01~0.05%,杂质元素含量≤0.15%,其余为铝。
进一步,所属其它杂质元素包括以下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Cr、Ni、Ti、Na。一种手机中板压铸用高强韧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干净炉膛,根据合金成分比例准备原材料;
(2)将铝锭放入炉内,升温至730-760℃,待铝锭全部熔化后,将准备好的金属Si或Al-Si中间合金、紫铜或Al-Cu中间合金、电解锰或Al-Mn中间合金、Zn锭、Mg锭和Al-Fe中间合金加入到铝液中;
(3)待金属全部熔化后,调整铝液温度至700-720℃保温,采用高纯惰性气体作为载体将精炼剂喷入熔体中,除气除杂,静置15分钟后扒渣;
(4)将准备好的Al-10Sr变质剂加入铝液中,搅拌充分后静置10分钟后扒渣;
(5)将装有30-50cm厚、30目陶瓷过滤箱的流槽、铝液分配鼓、链式铸锭机上的模具预热至150-200℃,并启动链式铸锭机和铝液分配鼓,拔出熔炉塞头,浇铸制得高强韧压铸铝合金铸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鑫溢腾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鑫溢腾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