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装置和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906.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喜一郎;菅原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0;B21D53/88;B21D45/08;F16J9/00;F16J9/12 |
代理公司: | 11418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红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模具 模具装置 上侧模具 台阶部 制造 导向突起 对置配置 阶梯部 阶梯状 位置处 对置 扣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装置和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能够简单地制造用于防止扣环脱落的密封装置的导向突起。本发明的模具装置(80)包括:下侧模具(82),其在一个端部形成有台阶部(82d);以及上侧模具(81),其与所述下侧模具(82)对置配置,所述上侧模具(81)具有形成在与所述下侧模具(82)的所述台阶部(82d)对置的位置处的阶梯状的阶梯部(8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装置以及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制造在汽车等车辆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动变速器)或CVT(Continuously VariableTransmission,连续可变传动)等中使用的离合器活塞机构的密封装置的情况。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6所示,汽车等车辆的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的离合器活塞机构的密封装置1包括:粘合式活塞密封件3、补偿器密封件(canceller seal)4以及设置于粘合式活塞密封件3与补偿器密封件4之间的回位弹簧5。
粘合式活塞密封件3包括橡胶唇硫化粘接类型的活塞唇31、32,所述橡胶唇硫化粘接类型的活塞唇31、32被用于设在圆筒状离合器外壳(以下,也将其称为“外壳”)2的内部的多片离合器8的连结。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也将粘合式活塞密封件3简称为活塞密封件。
一般情况下,活塞密封件3由金属环构成,所述金属环为了使自动变速器的多片离合器8接合或释放,而根据供给至外壳2的内部的液压油OL的供给液压沿着该外壳2的轴向进行工作(往复运动),并且该金属环和活塞唇31、32被一体形成。
在安装有活塞密封件3的外壳2的内周面2a和该活塞密封件3之间形成有活塞液压室S,液压油OL通过形成在外壳2上的油孔(未图示)而被供给至活塞液压室S。
活塞密封件3在活塞唇31以及32根据该液压油OL的供给液压而在外壳2的内周面2a上滑动的同时,沿轴线X方向移动。
此时,活塞密封件3反复实施如下动作,即,通过设在该活塞密封件3上的凸缘状的按压部件39使该多片离合器8接合的前进动作;和当液压油OL的供给液压被释放时通过回位弹簧5的施力使按压部件39从多片离合器8移动并使其分开而返回到原始基准位置的返回动作。
补偿器密封件4由金属环构成,该金属环为了在与自动变速器的驱动轴一体地进行旋转的外壳2高速旋转时,对施加于活塞密封件3的外周侧(箭头标记a方向)的端部的离心液压进行抵消而与该活塞密封件3对置配置,并包括一体形成于该金属环的外周侧(箭头标记a方向)的端部的补偿器唇42。
但是,在与自动变速器的驱动轴一体地进行旋转的外壳2高速旋转时,针对活塞液压室S产生来自离心力的压力(以下,也将其称为“离心液压”。)。该离心液压阻碍由安装在活塞密封件3与补偿器密封件4之间的补偿液压室C中的回位弹簧5实施的该活塞密封件3的返回动作。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活塞密封件3和补偿器密封件4之间的补偿液压室C中,在外壳2高速旋转时,发生与活塞液压室S中所发生的离心液压几乎相等的离心液压。由此,在外壳2的高速旋转时,能够由补偿液压室C中所发生的离心液压来抵消活塞液压室S中所发生的离心液压。因此,在密封装置1中,转速依赖性变小,并能够使活塞密封件3的响应性得到提高。
补偿器密封件4通过扣环6而固定于外壳2。扣环6是截面为长方形形状或截面为正方形形状的圆环状的环状部件,并在嵌入外壳2的内周面2a的凹部中的状态下被一体地安装。补偿器密封件4被一体地支承在扣环6的框体侧(箭头标记c方向)的端面6t上。
但是,由于扣环6可能会因与自动变速器的驱动轴一体地进行旋转的外壳2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而向外周侧(箭头标记a方向)脱离,因此需要在补偿器密封件4的多片离合器侧(箭头标记d方向)的端面4a以与该扣环6对置的方式设置导向突起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