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5564.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6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林听听;刘鑫;邹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海马 低质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养殖方法,包括:藻水准备;放苗;藻水管理;养殖。该方法可避免低质量幼苗飘浮水面,影响摄食,并降低气泡病的发生率,从而可将清水中低质量幼苗20日养殖成活率由不到10%提高到60%以上,提高了海马养殖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马幼苗的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海马是传统名贵中药。据统计,我国每年入药干品超过300吨。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已近枯竭,目前市场所需海马大部分靠进口,价格逐年升高,平均价格已超过每千克7000元,按照每年进口300吨计算,价值超过21亿元。由于海马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人工养殖研究。近五年来,我国以灰海马(Hippocampuserectus)为主导品种的海马养殖技术发展迅速,但规模化生产技术仍存许多问题,夏季养殖成活率低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海马一年中可多次繁殖,在自然界,繁殖季节为春、秋两季,以春季为主。在人工条件下,可以四季繁殖,但在夏季或连续繁殖多次后,苗的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瘦弱或有气泡。目前海马养殖普遍采用清水养殖,在清水中,低质新生苗漂浮水面,影响摄食,更加瘦弱,或有气泡;若新生苗有不明显气泡,漂在水面,气泡将更明显,一般7日内全部死亡。低质苗养殖到20天时的成活率一般不足10%。大量的低质苗将显著影响海马养殖效益。因此,如何提高低质灰海马苗养殖成活率是当前海马养殖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高质量的灰海马新生苗孵出后立即生活在水体中,即便有部分在表层,但不会漂浮在水面,一般孵出后1-3天即完全进入水体,不会出现气泡。鉴于这一行为特征,如果能将低质量的新生苗诱导入水体中,将有助于幼苗摄食,从而提高其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养殖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低质量灰海马幼苗养殖成活率低的缺陷。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灰海马新生幼苗在绿藻水中即进入水体。此行为提示,低质苗在绿藻水中可能也会沉入水体中,有利摄食,也不会接触空气而致鳔内有气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藻水准备;
B、抽步骤A中藻水至养殖池,调节藻水透明度至放苗后基本无(不超过2%)漂浮在水面的苗,然后投放新生低质灰海马苗或7日龄以内的瘦弱灰海马苗,投放密度为每立方水体600-700尾;
C、藻水管理,始终保持藻水单胞藻在指数生长期;步骤A中藻水可按常规藻类养殖规范管理;当光照保持在2500-5000lux,养殖池中单胞藻能持续繁殖,可微流水;当养殖池光照达不到2500-5000lux,但能保持在1000lux以上,养殖池需要每天更换1/2的新鲜藻水,换水后保持透明度在40-60厘米;
D、在上述养殖池藻水中养殖至少10天(如果条件允许,可持续藻水养殖)。
所述灰海马低质苗的鉴定参见申请号为200910198826.2的专利。
所述步骤A中藻水中的藻包括小球藻或微球藻。
所述微球藻藻水是在放苗前直接在养殖水中施适宜绿藻繁殖的肥料肥水后(例如5-7天)得到。
所述小球藻藻水是按标准方法(海水小球藻培养技术规程,DB21/T 1957-2012)逐级培养而得。
所述步骤B中调节藻水透明度至40-60厘米。
所述步骤B中新生低质灰海马苗是具有瘦或者气泡迹象的新生灰海马苗。
所述步骤B中新生低质灰海马苗或7日龄以内的瘦弱灰海马苗的养殖系统由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充气系统及控温系统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5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原低氧模拟孵化装置
- 下一篇:细鳞鲑的人工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