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透气超纤合成革结构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8825.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树松;沈建峰;夏伟;郭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锦尚合成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D06N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熊小芬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纤合成革 基底层 透气 生产工艺 光触媒涂层 尼龙织物 聚氨酯 透气性 革面 环保 聚四氟乙烯薄膜 致密 分解有害物质 聚四氟乙烯 聚乙烯粉末 复合材料 多微孔 光触媒 环保性 基底布 喷涂 层压 基布 胶料 半成品 薄膜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环保透气超纤合成革结构及生产工艺,包括合成革主体,所述合成革主体主要有革面层与基底层组成,所述革面层主要由聚氨酯半成品革与光触媒涂层组成,所述基底层由若干层聚四氟乙烯薄膜与尼龙织物组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保透气超纤合成革结构及生产工艺,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多微孔薄膜与尼龙织物层压成复合材料来制作合成革的基底布,从而提高基底层基布的透气性,通过在合成革的表层PU(聚氨酯)胶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聚乙烯粉末,从而提高革面的透气性;同时,通过在革面的表层喷涂致密的光触媒涂层,利用光触媒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提高合成革的环保性,扩大合成革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透气超纤合成革结构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合成革是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脂层作为粒面层制得,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
目前的合成革多是将胶料用刮刀直接涂覆在经预处理的基布上,然后入塑化箱进行凝胶化及塑化,再经压花、冷却等工序,得到成品;这样制作出的合成革首先其革面和基底布的透气性较差,局限了合成革的后续应用;此外,合成革属于化工制品,成品上容易产生各种残留,不适合在所有环境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透气超纤合成革结构及生产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透气超纤合成革结构,包括合成革主体,所述合成革主体主要有革面层与基底层组成,所述革面层主要由聚氨酯半成品革与光触媒涂层组成,所述基底层由若干层聚四氟乙烯薄膜与尼龙织物组成。
优选的,所述光触媒涂层通过在聚氨酯半成品革的表面喷涂以二氧化钛为原料的光触媒形成。
优选的,所述基底层是由若干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与尼龙织物相互交错的层层压制而成复合材料。
一种环保透气超纤合成革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基底层基布的生产工艺:
①、选用用尼龙编织成细密的网状织物,同时选用表面有致密微孔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②、利用粘结或层压技术使聚四氟乙烯薄膜与尼龙织物交错结合,形成复合基布;
第二阶段:半成品底基的生产工艺:
①、将湿法PU(聚氨酯)树脂溶解在DMF(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配制底基用PU混合液;
②、将制作好的底基无纺布浸入配置好的PU(聚氨酯)混合液中;
③、将上述浸涂后基布无纺布放入与DMF(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有亲和性而与PU(聚氨酯)树脂不亲合的液体中,提取混合液中的溶剂即进行湿法成膜;
④、成膜后的产品经水洗清除残余的DMF,定型烘干后制得半成品底基;
第三阶段:半成品革的生产工艺:
①、在容器内放入任意重量的PU(聚氨酯),然后加入PU(聚氨酯)重量的2~3倍的稀释剂,搅拌均匀;
②、接着加入PU(聚氨酯)重量5~8%的固化剂,以及PU(聚氨酯)重量15%~20%的聚乙烯粉末搅拌均匀,完成制备PU(聚氨酯)胶料;
③、用刮涂方式将备PU(聚氨酯)胶料以(110~120)g/m的用量涂在用脱模剂处理过的离型纸上,经80~90℃的热风干燥,冷却3~5分钟,赋予合成革革面纹路与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锦尚合成革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锦尚合成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8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层防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水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