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水基切削液废水的强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3992.2 | 申请日: | 201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童琴;赵昆峰;王泽轩;代卫国;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破乳 水基切削液 有机污染物 强化处理 活性羟基自由基 臭氧催化剂 催化臭氧化 压缩双电层 水化 表面电荷 臭氧催化 可生化性 联合工艺 碰撞几率 三元复合 絮凝沉降 阳离子型 中和乳化 有机物 非均相 混凝剂 矿化率 乳化油 氨氮 臭氧 隔油 混凝 去除 水中 脱稳 油油 油珠 分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基切削液废水的强化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采用物理隔油‑破乳混凝‑臭氧催化‑絮凝沉降联合工艺,利用阳离子型破乳混凝剂充分地中和乳化油油珠的表面电荷,破坏其水化膜,压缩双电层,增加油珠间的碰撞几率,加速乳化油脱稳破乳,并结合非均相三元复合臭氧催化剂对臭氧的分解速率,产生更多的活性羟基自由基,有利于催化臭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大大提高了有机物的矿化率和废水的可生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基切削液废水的强化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促进废水中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用于水污染强化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切削液废水属于高浓度工业废水,难以处理,难以降解,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水基切削液主要以冷却为主,一般可分为乳化液、半合成切削液和合成切削液,由于其成分复杂,化学稳定性好,直接处理难度较大,一种方法通常难以去除,必须几种方法进行联用,比如:物理分离、化学法去除、生物法降解、高级氧化矿化等。对于预处理过程,主要是对废液进行破乳除去废液中油包水或水包油中的油类物质。破乳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废水中部分油类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
目前,破乳方法有混凝、酸析、高级氧化、膜技术等,但膜过滤法设备投资大、成本高、并存在膜污染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酸析处理,虽然能破乳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但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反相破乳剂能有效地改善油包水(W/O)或水包油(O/W)乳液的界面张力,使污水内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的排斥力及吸引力,最终失去稳定性而形成絮体,更进一步通过化学桥联,最终完成对污水中的油水分离及有害杂质的分离,达到回收油品、使污水得到净化的目的。但是,目前国内外的反相破乳剂种类繁多,破乳率差异较大,如何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的破乳剂或联合其他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良好的破乳效果,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高级氧化处理作为切削液废水的强化处理工艺,利用高浓度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对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较为彻底,能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但是高级氧化技术虫类多,运行费用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基切削液废水的强化处理方法,具有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使用性广泛等优势,可为含油难处理废水提供一条可实用性方案。本发明采用物理隔油先初步去除表面浮油,有利于简化和提高破乳混凝处理工艺和效率,再利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可以进一步促进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后再进行絮凝沉降,利用高效的无机复合吸附絮凝剂,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氨氮含量,从而使废水达到排放指标。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水基切削液废水的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物理隔油-破乳混凝-臭氧催化-絮凝沉降联合工艺,达到高效去除CODcr和氨氮的效果。
所述的适用于水基切削液废水的强化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水基切削液废水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浮油;(2)在磁力搅拌下,按照一定体积比向(1)中的切削液废水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阳离子破乳混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充分混合搅拌后,进行油水分离;(3)去除上层浮油,取下层溶液置于非均相臭氧催化反应装置中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加入一定量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并调节臭氧曝气时间和流量;(4)待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向废水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无机复合絮凝剂,充分搅拌1min后静置沉降,并测量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
所述的破乳混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DA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一定温度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固含量为60%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并加入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调节pH,通入氮气30min后加入一定量的引发剂和螯合剂,反应12h。(2)将得到的液体缓慢倒入丙酮中,搅拌均匀,倒出上清液,再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洗涤至固态,真空干燥后即可得到破乳混凝剂P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