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K血清型副溶血弧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3042.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瑜;陈晓;朱巧昀;谢国良;王若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7K16/12;C07K16/06;C12R1/6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血清 溶血 弧菌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新型K血清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特征在于,该新型K血清型副溶血弧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249,该副溶血弧菌株的K抗原决定簇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溶血弧菌在制备新型K血清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K血清是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溶血弧菌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制备的,并经过吸附作用,得到的特异性免疫血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原为灭活抗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K血清是通过与其他不同K血清型菌株的吸附作用,实现特异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K血清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抗原准备:将权利要求1的副溶血弧菌接种于3%NaCl的BHI培养基中,37℃过夜培养后,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含0.5%甲醛的生理盐水溶液灭活菌体24h,之后将灭活的菌体溶于生理盐水中,作为抗原;
(2)收集免疫血清:
挑选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将灭活的副溶血弧菌溶于0.85% NaCl中,浓度为109CFU/ml,免疫4个部位,每个部位250μl,往后间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免疫量与首次相同,共免疫5次后,采集全血,在37℃放置2h后,转移到4℃过夜,之后离心收集血清,该血清即为免疫血清;
(3)特异性免疫血清的制备:
将制备得到的免疫血清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凝集反应,凝集现象明显,与已知K血清型菌株中的K24、K59、K61血清型菌株有交叉反应,依次用0.5%甲醛灭活的浓度为109CFU/ml的K24菌株、K61菌株、K59菌株4℃吸附免疫血清,之后离心得到的上清,即为本发明的新型K血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30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