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衬砌结构的层间间隙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2000.6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2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商峰;张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衬砌 结构 间间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双层衬砌结构的层间间隙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置步骤,在内层衬砌与外层衬砌之间布置温度检测组件;
测温步骤,记录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所检测到的温度值;
计算步骤,根据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所检测的温度值计算隧洞顶部位置的两层衬砌之间的间隙度;
在所述外层衬砌安装完成之后,所述外层衬砌的内壁上布设防渗膜之前,在所述隧洞顶部布置第一分布式温度传感器;
在所述内层衬砌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所述隧洞的顶部布置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并在所述隧洞的腰线位置布置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分布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各自布置完成后便各自开始工作;
所述间隙度的计算公式为a=(T2-T1)/(T3-T1);
其中,a为所述间隙度,T1为所述第一分布式温度传感器的所检测到最大温度值,T2为所述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的所检测到最大温度值,T3为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的所检测到最大温度值;
所述第一分布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均沿所述隧洞的轴向进行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层衬砌的钢筋绑扎完成后,混凝土浇筑之前,两个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于所述隧洞的两根腰线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还包括:计算出所述间隙度后,做出多个所述间隙度沿所述隧洞的轴向的空间分布图。
4.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监测方法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衬砌、内层衬砌和温度检测组件;
所述外层衬砌设置于隧洞的内壁,所述内层衬砌设置于所述外层衬砌的内侧,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布置于所述内层衬砌与所述外层衬砌之间;
所述外层衬砌与所述内层衬砌之间具有防渗膜;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分布式温度传感器、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分布式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外层衬砌与所述防渗膜之间,且位于所述隧洞的顶部;
所述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均位于所述内层衬砌与所述防渗膜之间,且所述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隧洞的顶部,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隧洞的腰线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两个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隧洞的两根腰线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均沿所述隧洞的轴向延伸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20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间距凸台的中心距在线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度盲孔的孔深在线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