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LED散热效率的方法及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6080.4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峰;邱晨;陈毓婷;李宇飞;陈景锋;张兴杰;张恩来;杨志荣;焦健;王亦春;熊超;许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29/503 | 分类号: | F21V29/503;F21V29/5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性能 散热效率 叶脉 主管道 流道 叶片 支管道 散热 灯具 构建 基板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LED散热效率的方法及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在该方法中,包括:在LED的基板上构建叶脉流道,所述叶脉流道包括一个主管道和分别设置于主管道两侧的多个支管道。本发明通过研究叶片的微道结构,将叶片的微道结构用于LED灯具的散热中,提升灯具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LED散热效率的方法及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
背景技术
LED集成光源具有体积小,成本相对较低且安装简单等优点。但是目前行业中50W以上集成封装的LED光源应用于大功率照明灯具的光衰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是首先,数量众多的芯片封装于面积较小(一般不超过30平方厘米)的芯片支架上,瞬间集聚的热量无法及时导出,长时间工作导致光源的荧光粉和银胶出现老化从而影响光的取出效率。其次,考虑到成本和散热效果的稳定性,行业中大功率集成光源灯具一般采用被动散热的方式,使用铝合金作为主要散热材料,体积大,质量重而导热效果一般,无法有效解决大功率集成光源的散热问题。散热效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集成光源进一步应用与发展的主要瓶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善LED散热效率的方法及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以提高LED的散热性能。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LED散热效率的方法,包括:在LED的基板上构建叶脉流道,所述叶脉流道包括一个主管道和分别设置于主管道两侧的多个支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叶脉流道的支管道与主管道的管径比为0.3。
进一步的,所述叶脉流道的支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夹角为65°。
进一步的,所述叶脉流道的流道深度的取值范围为0.95~1.1。
进一步的,所述叶脉流道的主管道设置于基板的对角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叶脉流道的支管道相对于主管道对称设置。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其基板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方法制成。
本发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通过研究叶片的微道结构,将叶片的微道结构用于LED灯具的散热中,提升LED灯具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LED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叶脉流道示意图。
图3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六种叶片对应的叶脉图。
图4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叶脉管径比分布图。
图5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分叉夹角角度分布图。
图6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叶脉流道模型。
图7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不同管径比大小与入口流速的流道模块温度云图。
图8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不同管径比与最高温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9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不同分形角度的流道模块温度云图。
图10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不同分支角度与最高温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11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不同深度的流道模块温度云图。
图12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的不同流道深度与最高温度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6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夜灯
- 下一篇: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电蒸箱及其清洗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