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5004.1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杰;祝栋林;贺含悦;庞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易域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汉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湿地池 连通 人工湿地 进水区 基质 滤料 水生维管束植物 混凝沉淀池 监测设备 治理系统 集水渠 臭水 去除 陶粒 石灰石 吸附能力 在线监控 指标参数 砾石 进水口 溶氧量 重量份 粗砂 氮磷 沸石 水体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进水区、人工湿地池、集水渠和监测设备,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区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与所述集水渠连通,所述监测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滤料基质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位于所述滤料基质的上方;所述滤料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砾石10‑20份、粗砂5‑15份、石灰石15‑30份、沸石10‑15份和陶粒40‑50份。本发明不仅对水体中的氮磷进行吸收,吸附能力强,保证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COD去除率达到70%,TN去除率达到60%,TP去除率达到50%,溶氧量>4mg/L,而且对指标参数进行实施在线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是经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并将需处理的水体引入建造的湿地中,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多组分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多重作用处理净化污废水的技术。
中国专利公布号CN 109019866 A公开的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即首先建立一级污水处理系统,在人工湿地入口处设置根系发达的挺水植物和滤料基质,滤料基质包括瓜子片、石灰石或火山岩,分层铺设,粒径从下至上变小;在人工湿地湖区内建立水生动物系统。虽然通过人工湿地能够简单的处理污水,但此类基质吸附能力差且易于饱和,且滤料基质结构单一,长期运行会导致人工湿地处理能力下降,无法保证后续的处理效果,而且无法对COD、TN、TP等具体指标参数进行实施在线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不仅对水体中的氮磷进行吸收,吸附能力强,保证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 COD去除率达到70%,TN去除率达到60%,TP去除率达到50%,溶氧量> 4mg/L,而且对指标参数进行实施在线监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进水区、人工湿地池、集水渠和监测设备,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区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与所述集水渠连通,所述监测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
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滤料基质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位于所述滤料基质的上方;
所述滤料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砾石10-20份、粗砂5-15份、石灰石15-30份、沸石10-15份和陶粒40-50份,所述滤料基质的厚度为 50-100cm;
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所述浮叶植物位于所述沉水植物的上方,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的间距为3-5m,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设有所述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
所述人工湿地池的两侧设有支撑缓坡,所述支撑缓坡的坡比<1:1,所述支撑缓坡的填料的直径>10cm;
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探头传感器、控制器、无线信号传输装置、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所述探头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进水区包括布水渠和阀门井,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布水渠连通,所述布水渠和所述阀门井连通,所述阀门井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
进一步地说,所述集水渠的内部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可调出水管,所述可调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
进一步地说,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曝氧装置,所述曝氧装置包括主管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所述主管相互垂直设置,相邻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为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易域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易域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5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