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立体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1553.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7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叶龙;马涛;田涵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7/00 | 分类号: | H01Q7/00;H02J7/02;H02J50/10;H02J50/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清凡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设备 无线 充电 立体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立体天线,包括线圈组,所述线圈组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包括水平线圈部和立体线圈部,水平线圈部和立体线圈部连接构成线圈,第一线圈的第一匝端作为线圈组的输入端,第一线圈的第二匝端连接第二线圈的第二匝端,第二线圈的第一匝端作为线圈组的输出端。该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立体天线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磁场覆盖范围广、线圈到线圈传输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立体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又称感应充电或非接触式充电,供电装置通过无线的方式将电能供给到受电装置。目前,无线充电方式有磁感应充电和磁共振充电。磁感应充电通过在初级线圈中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的供电装置多采用平面线圈,受电装置需平放在供电装置上,以使受电装置的次级线圈与供电装置的初级线圈能最大化感应接触,当受电设备竖直放置时充电效果极差。随着电子设备种类的增多,如平板电脑、手机、手表等,平面型供电装置无法同时为多个设备充电。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磁场覆盖范围广、线圈到线圈传输效率高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立体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立体天线,包括线圈组,所述线圈组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包括水平线圈部和立体线圈部,水平线圈部和立体线圈部连接构成线圈,第一线圈的第一匝端作为线圈组的输入端,第一线圈的第二匝端连接第二线圈的第二匝端,第二线圈的第一匝端作为线圈组的输出端。
基于上述,所述水平线圈部包括第一斜线部和第二斜线部,第一斜线部的一端作为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的第一匝端,第一斜线部的另一端连接立体线圈部的一端,立体线圈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斜线部的一端,第二斜线部的另一端作为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的第二匝端。
基于上述,所述立体线圈部包括第一竖线部、第二竖线部和水平线部,第一竖线部的顶端连接水平线部的一端,水平线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线部的顶端,第一竖线部的底端和第二竖线部的底端分别连接水平线圈部构成线圈。
基于上述,第一竖线部、第二竖线部和水平线部分别为弧形。
基于上述,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有多匝。
基于上述,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有五匝。
基于上述,所述线圈组有多个,每个线圈组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每个线圈组的输出端相互连接。
基于上述,所述线圈组有三个。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心对称设置构成立体的线圈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反,磁力线分布覆盖的方向多、范围广,其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磁场覆盖范围广、线圈到线圈传输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圈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线圈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由三组线圈组组成的立体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由三组线圈组组成的立体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线圈组的磁力线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线圈组内电流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