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机械化破碎拆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9722.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义;杨振;李飞鹏;赵东华;刘志斌;张训剑;来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4G23/08;E04G3/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钢筋混凝土 支撑 机械化 破碎 拆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机械化破碎拆除方法。该拆除方法是将带有破碎器的液压履带式挖掘机沿着由槽钢在混凝土支撑梁上铺设而成的可移位式工作平台达到基坑中部的预定破碎位置,然后从基坑中部向基坑边缘进行破除工作,每次将施工范围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破除完成后,通过对槽钢进行移位搭建新的平台继续进行破除工作,循环至槽钢平台置于基坑圈梁连接的部分时,将液压履带式挖掘机行驶到基坑边缘,拆除槽钢平台,将剩余部分的钢筋混凝土全部拆除。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施工简便、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多工作面施工效率高和应用广泛的特点,适用于各类大型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机械化拆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拆除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机械化破碎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各种大型深基坑越来越多比如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等,在基坑挖掘过程中,尤其是在淤泥层深厚地区,为了保证基坑安全,通长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待基坑挖掘完毕后,施工建筑主体时,基坑内的混凝土支撑梁需要进行拆除。
目前混凝土支撑拆除主要有机械化破碎拆除、机械切割拆除法、爆破拆除法以及人工凿除法。机械切割拆除法需要大型吊车、叉车配合施工,施工成本高,由于作业场地限制导致拆除速度慢。爆破法拆除对环境污染大、爆破产生的震动对周围老旧建筑影响大,目前在热闹市区施工受限。人工凿除法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机械化破碎拆除相比较前两种拆除方法,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施工成本低、工作面多效率高、可回收旧钢筋和节约资源的特点,因此在目前严苛的环境保护的形势下应用越来越广泛。
普通的机械化拆除需要另设拆除设备的工作平台,搭设平台需要大型吊车配合等,导致工作量加大且增加施工成本。此外由于基坑面积大,基坑中部区域无法搭设平台,需要人工破除或机械割除法配合施工,导致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施工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污染或影响小的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机械化破碎拆除方法,该方法利用待拆除的混凝土支撑梁作为支撑,并配合槽钢搭设可灵活移动的拆除平台,能够使拆除装置能够达到基坑任意位置进行拆除工作,既可以解决现有机械化破碎拆除混凝土支撑梁存在的平台搭建困难的问题,又可以达到对施工环境污染小、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节约资源等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机械化破碎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针对基坑面积对待拆钢筋混凝土支撑梁进行分区,并按照区域面积配置一台或多台拆除装置;所述拆除装置采用装有破碎器的履带式挖掘机,并在履带式挖掘机的破碎器前部焊接有吊钩;
(2)根据步骤(1)中配制的拆除装置数量开始搭建施工平台,每台拆除装置搭建一个施工平台,其施工平台从基坑边缘开始搭设,每个施工平台包括多根宽度不小于400mm的槽钢,在每根槽钢的两端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将多根槽钢的凹槽面朝下平铺在相邻两根混凝土支撑梁之间,相邻两根槽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m,每根槽钢的两端设有限位孔的部分分别延伸至两相邻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外,并在每根槽钢两端置于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外侧且临近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限位孔内插入限位杆进行限位;
(3)在步骤(2)中的施工平台铺设好之后,将步骤(1)中的履带式挖掘机行进到对应的施工平台上,并沿着施工平台向基坑中部预定的破除点前进,在前进过程中,通过履带式挖掘机上的吊钩将后方的槽钢吊起并移到前方搭建新的工作平台直至预定破除点;
(4)到达预定破除点时,履带式挖掘机停止前进,开始破除工作,首先通过挖掘机挖臂前端的破碎器对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表面的混凝土破碎,然后采用火焰切割方式割除混凝土支撑梁的箍筋,之后采用破碎器对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内部的混凝土进行破除,直至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仅剩余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9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桩墙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