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牛顿流体的防止意外折叠损坏的可伸缩柔性电子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9020.X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朱芽娣;胡巧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香玲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350322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牛顿 流体 防止 意外 折叠 损坏 伸缩 柔性 电子 | ||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子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非牛顿流体的防止意外折叠损坏的可伸缩柔性电子板,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桥接端,对称的桥接端的中心处套接有柔性带,柔性带的内部弹性连接有软管,软管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卡块,卡块的表面设置有弹性卡口,卡块的上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软管的下部铰接有折叠机构,软管的内部灌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桥接端活动连接,推杆远离桥接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杆,延伸杆的外部套接有柔性导电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子板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非牛顿流体的防止意外折叠损坏的可伸缩柔性电子板。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电路板分为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随着科技发展柔性电路板被使用的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是板体一体化结构且硬度较高,因而不能折叠,存在占用面积较大的缺点,不便于运输和灵活安装,虽然目前也出现了柔性较高的FPC电路板,但是这种电路板的可折叠幅度和次数仍然有限,在反复多次折叠后可能出现板体断裂,导致附着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此外电路板为精密部件,当折叠式电路板被外力突然掰折时,电路板没有任何的保护装置就容易破损,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一种新型的电路板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折叠伸缩防止意外折断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非牛顿流体的防止意外折叠损坏的可伸缩柔性电子板,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桥接端,对称的桥接端的中心处套接有柔性带,柔性带的内部弹性连接有软管,软管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卡块,卡块的表面设置有弹性卡口,卡块的上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软管的下部铰接有折叠机构,软管的内部灌装有非牛顿流体。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桥接端活动连接,推杆远离桥接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杆,延伸杆的外部套接有柔性导电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电路板的存在形式影响到所处装置的正常运行时,可以通过折叠柔性管带动其内部的折叠机构发生形变,伸缩曲杆根据受力方向收缩或伸展,因为电路走线放置在卡块内,相连卡块的最大折叠角度小于90度,且电路走线自身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一定的折叠范围内并不会损坏内部的结构,所以无论经过多少次的折叠仍不会将电路走线折损,当发生意外电路板突然受到外力时,利用软管内部的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就会将这个外力抵消,从而达到保护电路板和与之相连的机构的效果,如果电路板需要拼接可通过接线槽卡接,并可以拉伸电路板,使伸缩机构内的延伸杆拉长,从而可以将电路板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位置上进行工作。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滑轨,滑轨的表面卡接有伸缩曲杆,伸缩曲杆的表面铰接有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走线,且相连的卡块之间最大弯曲角度小于90°。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箔导线,金属箔导线的两端开设有接线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一端铰接滑轨,另一端铰接伸缩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路板柔性带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折叠机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1-电路板、2-桥接端、3-柔性带、4-软管、5-卡块、6-弹性卡口、7-伸缩机构、8-折叠机构、801-滑轨、802-伸缩曲杆、803-移动杆、9-非牛顿流体、10-固定套、11-推杆、12-延伸杆、13-导电片、14-电路走线、15-金属箔导线、16-接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香玲,未经方香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9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直通散热铜基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在封装上的PCB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