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M/SAPO-34和Fe/Beta耦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8075.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沈美庆;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54 | 分类号: | C01B39/54;B01J29/80;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有业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m sapo 34 fe beta 耦合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M/SAPO‑34和Fe/Beta耦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同时公开了该制备方法得到的CuM/SAPO‑34和Fe/Beta耦合分子筛作为NH3‑SCR催化反应催化剂,用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中氮氧化合物净化过程的用途。本发明通过碱金属元素M对Cu/SAPO‑34分子筛进行改性,提高Cu/SAPO‑34分子筛的低温水热稳定性,同时在CuM/SAPO‑34分子筛的基础上耦合Fe/Beta分子筛,制得CuM/SAPO‑34和Fe/Beta耦合分子筛催化剂,其具有较好的低温水热稳定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窗口,适用于稀燃发动机尾气NOx的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M/SAPO-34和Fe/Beta耦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NH3-SCR技术广泛用于柴油机尾气中NOx的催化脱除,其核心是催化剂的开发。Cu/CHA小孔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优异的NH3-SCR催化活性,较高的N2选择性、优异的高温水热稳定性及抗积碳能力,迅速替代传统的中孔分子筛而成为国际催化界的研究热点,有望成为新一代车用脱硝催化剂。
Cu/SAPO-34具有高温水热稳定性好、活性温度窗口宽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低于100℃的含水空气中,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容易受到水分子的攻击,造成结构坍塌,表现出较差的低温水热稳定性。根据文献报道(Wang et al.,NatureCommunications,10(2019)1137),水分子吸附在Cu/SAPO-34分子筛的布鲁斯特酸性位点,破坏Si-O(H)-Al化学键,是导致Cu/SAPO-34分子筛结构坍塌、失去活性的主要原因,而该问题也成为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短板。此外,布鲁斯特酸作为NH3-SCR催化过程的NH3吸附位点,决定高温SCR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保护和改良Cu/SAPO-34分子筛布鲁斯特酸位点的同时,应当考虑其对NH3-SCR反应的重要贡献。
因此,针对碱金属改性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高温活性差的不足,开发兼具宽活性温度窗口、较高的低温水热稳定性催化剂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CuM/SAPO-34和Fe/Beta耦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酸与第一质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加入拟薄水铝石,搅拌混合后加入第一质量的硅溶胶,搅拌均匀,然后逐滴加入吗啉,得到第一混合物;将铜盐和含碱金属元素M的盐溶于去离子水,并加入四乙烯五胺后搅拌,然后倒入第一混合液,搅拌混合得到第一凝胶产物;调节所述第一凝胶产物的pH,然后装入水热反应釜中晶化,晶化反应结束后冷却,分离第一固体结晶产物与第一上清液,并将第一固体结晶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CuM/SAPO-34分子筛。
(2)将偏铝酸钠与第二质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加入四乙基氢氧化铵和第二质量的硅溶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铁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铁盐溶液,在铁盐溶液中加入第二混合物,然后加入Beta分子筛晶种,搅拌混合后得到第二凝胶产物;将所述第二凝胶产物装入水热反应釜中晶化,晶化反应结束后冷却,分离第二固体结晶产物与第二上清液,并将第二固体结晶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Fe/Beta分子筛。
(3)取步骤(1)中的CuM/SAPO-34分子筛、步骤(2)中的Fe/Beta分子筛混合为分子筛混合物,将所述分子筛混合物与第三质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加入铝溶胶,搅拌混合,然后加入造孔剂,得到浆料产物;调节浆料产物粘度,然后将浆料产物涂覆在硝酸处理过的堇青石载体上,干燥,在空气中焙烧,得到CuM/SAPO-34和Fe/Beta耦合分子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8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