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隧道仰拱层和填充层混凝土布料的栈桥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7924.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毛成宝;张维颂;李佑福;郑怀臣;许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11/4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徐好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隧道 仰拱层 填充 混凝土 布料 栈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层和填充层混凝土布料的栈桥,包括两列平行布置的主梁,至少一列所述主梁的外侧或内部设有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设于安装支架上的第一混凝土输送机构及可移动地设于安装支架上的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混凝土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并与所述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对接,所述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于两端设有第二出料口且第二出料口对接有布料部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层和填充层混凝土布料的栈桥。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施工中,机械化施工水平越来越高,各区域内的工序组织也相对专业。在仰拱填充混凝土施工区域内,自行式仰拱栈桥的推广使用,让该区域内的施工更加安全高效;整体式仰拱模板的推广使用,实现了仰拱的快速施工,省去了模板的拼装及拆除,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仰拱施工效率和质量。自行式仰拱栈桥和整体式仰拱模板的结合,满足了隧道仰拱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通用化、标准化需求,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在目前仰拱层和填充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混凝土罐车停在栈桥上出料,混凝土通过简易的溜槽靠自重流向所要浇筑的位置。通过混凝土罐车停在栈桥上的不同位置,以及溜槽长短的调节来实现不同区域的浇筑。浇筑过程全部由人工完成,操作环境十分恶劣,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影响,同时人工操作的施工效率低,施工速度慢。特别地,当混凝土罐车浇筑时,栈桥由于是单车道通行同时受到自身的承载能力限制,不能满足其他工程车辆和施工设备通过栈桥,影响其他区域顺畅施工;同时每次浇筑时,只能有一台混凝土罐车停在栈桥上,不能有多个罐车同时浇筑,整体浇筑总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适用于隧道仰拱层和填充层混凝土布料的栈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层和填充层混凝土布料的栈桥,包括两列平行布置的主梁,至少一列所述主梁的外侧或内部设有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设于安装支架上的第一混凝土输送机构及可移动地设于安装支架上的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混凝土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并与所述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对接,所述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于两端设有第二出料口且第二出料口对接有布料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混凝土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部件、设于第一输送部件内的第一旋转输送轴、以及设于第一旋转输送轴上的第一输送叶片,所述第一出料口设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部件为输送槽或输送管或输送刮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叶片为螺旋叶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混凝土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皮带及至少两对第一输送辊筒,各对所述第一输送辊筒呈V型布置,所述第一输送皮带绕设于各对所述第一输送辊筒上,所述第一出料口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皮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部件、设于第二输送部件内的第二旋转输送轴、以及设于第二旋转输送轴上的第二输送叶片,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叶片为螺旋叶片且两端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的中部对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混凝土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皮带及至少两对第二输送辊筒,各对所述第二输送辊筒呈V型布置,所述第二输送皮带绕设于各对所述第二输送辊筒上,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皮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布料部件为布料溜槽或布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9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