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7101.6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1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亮;陈晓东;张健;李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景园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4;A01G20/00;A01B79/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化工程 施工工艺 灌木种植 绿化材料 绿化植物 树木支撑 放线 树穴 修剪 工作量 死亡率 保养 开挖 测量 草坪 铺设 植被 施工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其包括场地整理、绿化材料准备、测量放线、树穴开挖、乔/灌木种植及修剪、树木支撑与保护、草坪铺设、后期保养等步骤,本发明具有施工后绿化植物维护工作量小,植被的死亡率低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化工程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
故需要我们编制合理的绿化工程施工工艺来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需求,进而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绿化施工后绿化植物维护工作量大且植被的死亡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施工后绿化植物维护工作量小,植被的死亡率低等效果的绿化工程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场地整理,将施工现场分为绿化地段和位于绿化地段周围的其他地段,将绿化地段的土壤进行改良和管理,依次进行清理障碍物、整理现场以及设置水源等工序;清理障碍物时,对施工场地的树木进行保留,整理现场时,对绿化地段进行翻地作业,整理出预定的地形,绿化地段的外缘的水平高度低于绿化地段的中心的水平高度,绿化地段与其他地段的排水趋向一致;
S2、绿化材料准备,包括选苗、起苗、苗木运输以及苗木进场等工序;
S3、测量放线,对绿化地段的苗木进行种植定点放线标记;
S4、树穴开挖,根据绿化地段的种植定点放线标记的位置进行种植穴的挖掘,种植穴用于放置带土球苗木,种植穴的直径比带土球苗木下的土球的直径大16-20cm,种植穴的深度比带土球苗木的下的土球的高度大16-20cm,种植穴的上下口直径相同;
S5、乔、灌木种植及修剪,种植前对带土球苗木的根系进行修剪,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随后将其放于种种穴槽内并进行灌水作业;
S6、树木支撑与保护,种植苗木后在种植穴周围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并使用扶树柱扶固;
S7、草坪铺设,对绿化地段进行草坪的开辟和种植;
S8、后期保养,及时进行苗木的补种及更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经施工后的绿化地段表面不易积水,绿植不易过度泡水而引起死亡,过量的自然降水随地势排向绿化地段外,便于工作人员对绿化地段进行维护。
优选的,对绿化地段进行翻地时,先由绿化地段外缘向绿化地段中心的方向进行挖掘,挖掘深度依次递增,挖掘地域呈现下凹的圆弧面;对挖掘后的绿化地段沿圆弧面进行第一遍夯实,夯实后沿圆弧面增加一层砂石层,砂石层为一层无序摆放的砂石,靠近绿化地段外缘的砂石直径小于靠近绿化地段中心砂石的直径;砂石层上方沿圆弧面施加一层有机肥,靠近绿化地段中心的有机肥量多于绿化地段外缘的有机肥量;然后铺设一层肥沃土壤并喷水后进行夯实,形成下肥沃土壤层,下肥沃土壤层的上方沿圆弧面铺设一层从绿化地段挖掘出的原生土并夯实,形成原生土层,原生土层上方铺设肥沃土壤并夯实,形成上肥沃土层,上肥沃土层靠近绿化地段的中心的水平高度高于上肥沃土层靠近绿化地段的外缘的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景园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景园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