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3884.0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恒;谭航;王璨;徐绯;王颖;乔苏瑜;刘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J27/18;B01J35/08;B01J37/03;C09K17/40;C02F1/30;C02F1/70;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理 重金属 有机物 污染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包括磷酸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和零价铁复合材料,其中,零价铁复合材料为零价铁负载于吸附基材上。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酸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和零价铁复合材料以基材分层形式包裹成形。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能够同时高效地钝化重金属和降解有机物,且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修复,可以在水体或土壤修复过程中得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磷酸银(Ag3PO4)具有毒性低、光催化活性高和量子产率高等优点,是光催化领域理想的催化材料。磷酸银能有效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但是使用范围受到自身稳定性、溶解度和光腐蚀程度影响。如何使磷酸银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和高的光催化稳定性是研究磷酸银类光催化剂的研究重点。
但是,往往环境中同时存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这就对修复剂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很多具有钝化重金属功能的试剂不具备持续修复环境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其能够高效地钝化环境中的重金属并降解有机物,且能够稳定持续地进行环境修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旨在制备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环境修复的复合材料,包括高效地进行钝化重金属和降解有机物。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合材料在水体或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磷酸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和零价铁复合材料,其中,零价铁复合材料为零价铁负载于吸附基材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磷酸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和零价铁复合材料混合。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复合材料在水体或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人通过将磷酸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和零价铁复合材料混合使用,利用二氧化钛改善磷酸银对有机物污染的降解效率,同时提高材料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利用吸附基材将零价铁负载,避免零价铁的团聚,增加零价铁钝化金属性能的稳定性,并提升零价铁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能够同时高效地钝化重金属和降解有机物,且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修复,可以在水体或土壤修复过程中得到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通过二氧化钛和磷酸银进行配合,低Ag3PO4晶格释放出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银单质(Ag),从而增加了活性物种,提高了对有机物污染的降解效率;通过利用吸附基材将零价铁负载,避免零价铁的团聚,增加零价铁钝化金属性能的稳定性。利用二氧化钛、磷酸银和零价铁形成复合材料,赋予材料高效且稳定的修复效果,能够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钝化重金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材料制备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磷酸银和二氧化钛形成的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3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