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波长激光可控输出方法及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1005.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金光勇;董渊;于永吉;陈薪羽;吴春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091;H01S3/115;H01S3/107;H01S3/094;H01S5/042;G02F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刘真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浦模块 激光器 单晶体 激光电源 可变损耗 调Q电源 调制器 双波长 可控 双波长激光 偏振片 全反镜 输出镜 输出 波长选择功能 激光器光路 激光谐振腔 便携性 减小 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激光可控输出方法及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包括:全反镜、可变损耗调制器、单晶体泵浦模块、双波长偏振片、输出镜、激光电源和调Q电源,其中:所述全反镜、可变损耗调制器、单晶体泵浦模块、双波长偏振片和输出镜构成激光谐振腔,且沿着激光器光路方向依次顺序排列;所述激光电源与所述单晶体泵浦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单晶体泵浦模块提供电源;所述激光电源具有波长选择功能,其与所述调Q电源连接,所述调Q电源与可变损耗调制器连接。本发明方案中采用单晶体泵浦模块,实现了双波长主动可控输出,可以大幅减小激光器体积,有利于提高激光器的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激光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波长激光可控输出方法及激光器。
背景技术
双波长激光的可控输出在军用、民用、倍频和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激光通信、特征识别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现有技术关于双波长同时输出的技术方案,一般通过谐振腔镀膜,抑制强谱线激光,使激光器谐振腔内双波长损耗近似一致,从而实现双波长同时输出,由于现有技术是通过镀膜方式控制谐振腔损耗,一旦损耗确定下来,就无法再次改变输出激光的波长,因此难以实现可控双波长输出。目前还没有针对单晶体泵浦模块双波长激光可控输出的技术方案,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具有波长选择输出的激光器具有潜在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波长激光可控输出方法及激光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双波长激光可控输出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包括:全反镜、可变损耗调制器、单晶体泵浦模块、双波长偏振片、电光调Q模块、输出镜、激光电源和调Q电源,其中:
所述全反镜、可变损耗调制器、单晶体泵浦模块、双波长偏振片和输出镜构成激光谐振腔,且沿着所述激光器光路方向依次顺序排列;
所述激光电源与所述单晶体泵浦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单晶体泵浦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激光电源具有波长选择功能,其与所述调Q电源连接,所述调Q电源与可变损耗调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激光电源和所述调Q电源为电控部分,所述激光电源产生的波长选择信号输入至调Q电源,所述调Q电源根据所述波长选择信号向可变损耗调制器施加电压。
可选地,所述全反镜是一个具有强增益激光部分透过和弱增益激光高反特性的镜片,或者所述全反镜是一个具有强谱线激光部分透过和弱谱线激光高反特性的镜片。
可选地,所述可变损耗调制器包括但不限于电光晶体和电极,通过改变所述电极的电压,可以改变所述电光晶体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可变损耗调制器可以利用横向电光效应制成或使用纵向电光效应制成。
可选地,所述单晶体泵浦模块包括泵浦源和工作物质,所述泵浦源接收激光电源的功率后,产生的泵浦光照射到所述工作物质上,从而产生粒子数反转。
可选地,所述单晶体泵浦模块为端面泵浦模块或侧面泵浦模块,其中,所述端面泵浦模块是指所述泵浦源产生的泵浦光方向与激光器光路方向一致或平行,所述侧面泵浦模块是指所述泵浦源产生的泵浦光方向与激光器光路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激光器还包括电光调Q模块,所述电光调Q模块位于所述双波长偏振片和所述输出镜的中间,所述电光调Q模块与所述调Q电源连接,所述激光电源产生的波长选择信号输入至调Q电源,所述调Q电源根据所述波长选择信号分别向可变损耗调制器和电光调Q模块施加不同电压。
可选地,所述电光调Q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光晶体和电极,通过改变所述电极的电压,可以改变所述电光晶体的折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双波长激光可控输出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激光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1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泵浦吸收、高功率输出的新型薄片激光器结构
- 下一篇:泵浦装置及泵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