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水柱生成吸收原理处理含铬废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0240.6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珊;邓胜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胜万 |
主分类号: | B01D33/067 | 分类号: | B01D33/067;B01D33/46;B01D33/80;B01D33/76;B01D33/58;C02F1/00;C02F103/16;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水柱 生成 吸收 原理 处理 废水 系统 | ||
1.一种采用水柱生成吸收原理处理含铬废水系统,其结构包括出水口(a1)、过滤箱(a2)、进水口(a3)、观察口(a4)、便捷把手(a5)、密封盖板(a6)、控制器(a7),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a7)安装于过滤箱(a2)前端中部,所述过滤箱(a2)左侧设有出水口(a1),所述密封盖板(a6)安装于过滤箱(a2)顶部,所述过滤箱(a2)后端设有进水口(a3),所述观察口(a4)安装于密封盖板(a6)中部,所述密封盖板(a6)前端设有便捷把手(a5);
所述过滤箱(a2)包括分水机构(a21)、增压冲头(a22)、内置刮板(a23)、驱动轴(a24)、定位支架(a25)、纳垢组件(a26)、过滤轮组(a27),所述定位支架(a25)设于过滤箱(a2)内部下端,所述驱动轴(a24)设于定位支架(a25)中部,所述过滤轮组(a27)中部设有纳垢组件(a26),所述纳垢组件(a26)与驱动轴(a24)相连接,所述内置刮板(a23)分布于过滤箱(a2)内部两侧,所述分水机构(a21)左端安装于过滤箱(a2)左侧上端,所述增压冲头(a22)安装于分水机构(a21)右端,所述分水机构(a21)左端与进水口(a3)内部相连通;
所述过滤轮组(a27)包括折叠轮(a271)、过滤网(a272)、内撑架(a273)、膨胀筒(a274)、定位轮(a275),所述膨胀筒(a274)设于定位轮(a275)内部,所述内撑架(a273)与膨胀筒(a274)相连接,所述过滤网(a272)与内撑架(a273)表面相连接,所述折叠轮(a271)分布于过滤网(a272)内部;
所述纳垢组件(a26)包括连接嵌盘(a261)、拾取机构(a262)、漩涡叶片(a263),所述拾取机构(a262)为圆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与连接嵌盘(a261)相连接,所述漩涡叶片(a263)设有三个,且均匀等距分布于连接嵌盘(a261)内腔,所述连接嵌盘(a261)与驱动轴(a24)相连接;
所述拾取机构(a262)包括内置刮板(262a)、联动拨片(262b)、排放槽(262c),所述排放槽(262c)设有三个,且均匀等距分布于拾取机构(a262)内部,所述联动拨片(262b)采用阵列方式分布于连接嵌盘(a261)外侧,所述联动拨片(262b)设有三个,且分别与内置刮板(262a)相连接,所述内置刮板(262a)与排放槽(262c)表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胜万,未经邓胜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2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