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水砂卵石地层空心桩施作刀盘检修井检修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9225.X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香;孙鹤明;葸振东;樊德东;王文广;张波;张曾强;乔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87 | 分类号: | E21D9/087;E02D5/34;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修 刀盘 空心桩 盾构机 富水砂卵石地层 停机 土舱 预设 垂直盾构机 前盾切口环 方向设置 高效快速 管井降水 隧道施工 切口环 实心桩 水位线 位置处 达标 盲检 前行 限时 氧气 开口 检测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富水砂卵石地层空心桩施作刀盘检修井检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盾构机预设停机刀盘位置,在预设停机刀盘位置处沿垂直盾构机前进的方向设置若干根空心桩和实桩,盾构机前行,磨实心桩和空心桩达到刀盘切口环,使盾构机的前盾切口环进入空心桩内,进行管井降水,使水位线低于刀盘的最低处,检测土舱内气体组分含量,确保无有毒有害气体,且氧气含量达标,达标后进行刀盘检修。本发明将空心桩作为刀盘检修井,人员从土舱开口或空心桩内下到刀盘检修面,高效快速的完成了刀盘的检修和维护,大大的提高了刀盘检修的效率,且能够避免检修盲检和限时检修,提高了检修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机的检修工艺,尤其涉及富水砂卵石地层空心桩施作刀盘检修井检修工艺。
背景技术
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刀盘作为切削装置,是盾构掘进过程中最重要的构件,具有破岩和挖掘功能,刀盘直径即为全断面掘进机的直径,通常为2.5~10m。盾构机刀盘的状态是保证隧道正常掘进的重要因素,当刀盘出现问题时,及时有效的检修维护是提高盾构掘进效率的重要途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需要提出更为安全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富水砂卵石地层空心桩施作刀盘检修井检修工艺,旨在盾构机到达位置后,磨实心桩和空心桩达到刀盘切口环,使盾构机的前盾切口环进入空心桩内;人员可从土舱刀盘开口或空心桩内下到刀盘前方检修面,对刀盘进行直接快捷的检修处理,大大提高了刀盘的维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富水砂卵石地层空心桩施作刀盘检修井检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盾构机预设停机刀盘位置;
在预设停机刀盘位置处沿垂直盾构机前进的方向设置若干空心桩和实桩;
盾构机到达位置后,磨实心桩和空心桩达到刀盘切口环,使盾构机的前盾刀盘切口环进入空心桩内;
进行管井降水,使水位线低于刀盘的最低处;
检测空心桩内气体组分含量,确保无有毒有害气体,且氧气含量达标;
进行刀盘检修。
上述公开的检修工艺,应用于盾构机正常掘进刀盘磨损严重,无法通过管井降水从土舱进入刀盘掌子面前方,只能通过空心桩提供刀盘检修人员站位,实现刀盘的检修,可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难度。
设置空心桩的目的在于为人员检修刀盘提供作业空间,则空心桩的壁厚要满足设计要求,方能起到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本发明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前提下,对空心桩的设置过程进行优化,具体的,在设置空心桩时包括如下步骤:
场地预处理,并在场地上埋设护筒。
优选的,该步骤中,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管线探挖,做好管线标记。进行施工场地平整,为了保证旋挖钻机工作平台稳定性,采用2~4mm钢板铺设钻机平台位置。护筒采用直径为1.2m~2m的护筒,厚度为5~10mm钢板卷制,护筒长度为3~5m。护筒深度需进入下部原状土不得小于1.5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埋设应保持护筒顶面高出地面30cm为宜,护桩应布置四个点,采用十字相连确定桩基中心,钻孔过程随时校核。
开挖钻孔,并使用化学泥浆处理孔壁形成护壁。
优选的,该步骤的具体要求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9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