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及混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8404.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力砼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0 | 分类号: | B28C5/00;B28C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陈婷婷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筒 第一腔体 混料机 进气管 气化布 添加剂 第二腔体 混合系统 投料装置 入料管 称量 建筑材料 内腔相连通 固定料筒 搅拌机构 内添加剂 传感器 送料孔 位置处 吹气 内腔 雾化 紧凑 体内 投放 外部 | ||
1.一种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搅拌机构的混料机、以及与所述混料机相连通的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料筒、用于称量所述料筒内添加剂重量的传感器、用于固定所述料筒的机架、以及都与所述料筒的内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和入料管,所述料筒内设置有气化布,所述气化布将所述料筒的内腔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入料管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料筒还设置有使得所述第一腔体与外部相连通的送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内腔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沿着所述料筒的轴心线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轴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布沿水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管位于所述料筒内的端部自上向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管位于所述料筒内的端部与所述气化布存在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料筒内的端部朝着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料筒与所述机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混合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混料机与所述料筒相连通的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内设置有螺旋绞龙。
10.一种建筑材料的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材料混合系统,添加剂经所述入料管投入所述料筒内,所述传感器测得所述添加剂的重量超过预设值时停止投入添加剂,所述进气管向所述料筒内不断吹气,所述料筒内的添加剂被气雾化后随气流经所述送料孔进入所述混料机内,所述搅拌机构将所述混料机内的添加剂和其他粉料进行搅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力砼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力砼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84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