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8003.6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罗才松;陈华艳;叶建峰;王启云;吴琛;郑居焕;刘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27/12;E02D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承压水 土层 承压 桩基 桩距 基坑 加权平均 桩基加固 抗剪 土体 桩长 预测 排水 侧摩阻力 地层土体 地质钻探 基础建设 施工条件 边长 桩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适用于基础建设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出场地内的地层分布:在场地内进行地质钻探,揭示出场地地层分布,第层土体的厚度为,;确定承压水压力;确定出场地承压水上覆各土层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重度;确定出承压水上覆地层土体按深度上的加权平均不排水抗剪强度、按深度上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根据施工条件,确定出打设桩基的直径和桩帽边长;确定出桩距,;确定出桩基与承压水土体之间的极限侧摩阻力;确定出桩基长度,。该预测方法具有流程性强和实施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适用于基础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承压水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赋存类型,在某些地层里,压力往往较大,对上覆不透水层产生较大压力。同时上覆不透水层在自重及上部土体重力作用下,承压水能够保持稳定,一旦上部压力解除或部分解除,承压水可能突破上覆不透水层,导致土层破坏,承压水涌出。在基坑开挖工程中,当坑底存在承压水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但有时为了工程要求,基坑开挖不得不加大,坑底保护土层厚度为此必须得减小,承压水涌出的可能性大大增大。为此,对坑底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是较好的一种方法,如采用桩基贯穿坑底土体,进入承压水土层内部,桩顶配合桩帽,压住坑底土体,避免在下部承压水压力作用下出现隆起。
而目前,对于桩距、打设的桩长等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为此,需要一种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出场地内的地层分布:在场地内进行地质钻探,揭示出场地地层分布,第层土体的厚度为,;
(2)确定承压水压力;
(3)确定出场地承压水上覆各土层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重度;
(4)确定出承压水上覆地层土体按深度上的加权平均不排水抗剪强度、按深度上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
(5)根据施工条件,确定出打设桩基的直径和桩帽边长;
(6)确定出桩距,;
(7)确定出桩基与承压水土体之间的极限侧摩阻力;
(8)确定出桩基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根据地质钻探结果,确定出不透水层底板的埋深、承压水稳定水头离不透水层底板的距离,进而,其中,为水的重度,取10kN/m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在钻探时,在各层土体里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或取土样,运回实验室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测出各层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其中第层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为,;利用环刀法测试出各土层土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得到各土样的重度,其中第i层土体的重度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根据经验或根据桩基静载试验法确定出极限侧摩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预测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流程性强和实施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一种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出场地内的地层分布:在场地内进行地质钻探,揭示出场地地层分布,第层土体的厚度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8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试验的沉桩导轨
- 下一篇:一种桩基础建筑物局部沉降的纠偏方法